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7579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1:29
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竖向的圆钢柱和横向的钢梁,所述圆钢柱的柱头固定连接有放置承椽枋的上封盖板,上封盖板的边缘不超出柱头的边缘,圆钢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固定螺栓孔的钢梁腹板夹板,所述钢梁与圆钢柱侧壁相接一侧的端头呈弧形,其弧度与圆钢柱侧壁弧度相适应,钢梁通过钢梁腹板夹板和固定螺栓与圆钢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满足主体承重的要求,安全可靠性抗震抗风性能好;圆钢柱与钢梁的节点外形符合古建筑整体形制,外观新颖,符合古建中式风格;钢构件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于相关构件配合使用,工期缩短,拆除方便对环境污染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节点构造,特别是一种圆钢柱与H型钢梁的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现阶段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除了一些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仍然采取木结构体系之外,其它新建仿古建筑结构多采用混凝土结构代替部分木结构,形成混凝土与大木结构相结合的仿古建筑主体结构,还有全部使用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主体结构。在仿古建筑领域,混凝土结构虽然具有节约木材,防虫防腐,提高结构安全度,可塑性高等特点,但存在构件重量大,混凝土浇筑易产生误差尺寸不精确,安装不便,不易与相关构件相配合,在现场浇筑工期较长,建造与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而且为了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效果,对混凝土仿古构件的制作与安装以及现浇古构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解决了现有仿古建筑中采用混凝土结构存在构件重量大,混凝土浇筑易产生误差尺寸不精确,安装不便,不易与相关构件相配合,在现场浇筑工期较长,建造与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竖向的圆钢柱(1)和横向的钢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柱的柱头固定连接有放置承椽枋的上封盖板(2),上封盖板的边缘不超出柱头的边缘,圆钢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固定螺栓孔的钢梁腹板夹板(5),所述钢梁(4)与圆钢柱侧壁相接一侧的端头呈弧形,其弧度与圆钢柱侧壁弧度相适应,钢梁(4)通过钢梁腹板夹板(3)和固定螺栓(5)与圆钢柱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竖向的圆钢柱(I)和横向的钢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柱的柱头固定连接有放置承椽枋的上封盖板(2),上封盖板的边缘不超出柱头的边缘,圆钢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固定螺栓孔的钢梁腹板夹板(5),所述钢梁(4)与圆钢柱侧壁相接一侧的端头呈弧形,其弧度与圆钢柱侧壁弧度相适应,钢梁(4)通过钢梁腹板夹板(3)和固定螺栓(5)与圆钢柱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为热轧H型钢或工字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娜刘大伟崔晨刘建生赵坤董佳节费恺段惠玲王建林曹国章潘寿林赵双全董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东方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