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55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01
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两个互锁滑块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外端相互对置地围住三四挡换挡杆总成的换挡杆(50),其锁块分别位于五倒挡换挡杆总成的换挡杆(30)、三四挡换挡杆总成的换挡杆(50)、一二挡换挡杆总成的换挡杆(60)上相互对应的互锁槽之间,倒挡换挡拨叉总成一端与五倒挡换挡杆总成连接,另一端具有盖板,该盖板连接于所述前箱体上,盖住其上端部的限位孔:所述两个互锁滑块(9)为双边对称式结构,其本体(90)的另一边的上部也为两侧向外伸出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9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能够防止互锁滑块方向装反,避免变速器乱挡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尤其是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现有常见的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包括倒挡换挡拨叉总成1,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后箱体7、前箱体8和两个互锁滑块9 ;所述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具有换挡杆30、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具有换挡杆50、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具有换挡杆60,所述换挡杆30、换挡杆50和换挡杆60的下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前箱体8上端部的限位孔82中并在它们位于限位孔82中部分的一侧的外圆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互锁槽31、互锁槽51和互锁槽61,上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后箱体7下端部的限位孔72中。从图3可见,所述互锁滑块9为单边式结构,具有本体90和由该本体90的一边的上部两侧向外伸出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91,以及由该本体90的两边的下部向外突出的锁块92。所述两个互锁滑块9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91之间的距离大于换挡杆30、换挡杆50和换挡杆60的直径,两个推锁臂91的长度大于换挡杆30的半径减去互锁槽31的径向深度、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包括倒挡换挡拨叉总成(1),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后箱体(7)、前箱体(8)和两个互锁滑块(9);所述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具有换挡杆(30)、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具有换挡杆(50)、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具有换挡杆(60),所述换挡杆(30)、换挡杆(50)和换挡杆(60)的下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前箱体(8)上端部的限位孔(82)中并在它们位于限位孔(82)中部分的一侧的外圆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互锁槽(31)、互锁槽(51)和互锁槽(61),上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后箱体(7)下端部的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车变速器换挡互锁机构,包括倒挡换挡拨叉总成(1),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后箱体(7)、前箱体(8)和两个互锁滑块(9); 所述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具有换挡杆(30)、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具有换挡杆(50)、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 )具有换挡杆(60 ),所述换挡杆(30 )、换挡杆(50 )和换挡杆(60 )的下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前箱体(8)上端部的限位孔(82)中并在它们位于限位孔(82 )中部分的一侧的外圆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互锁槽(31)、互锁槽(51)和互锁槽(61),上端依次分别可轴向移动地可轴向移动地连接于后箱体(7)下端部的限位孔(72)中; 所述互锁滑块(9)具有本体(90)和由该本体(90)的一边的上部两侧向外伸出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91),以及由该本体(90)的两边的下部向外突出的锁块(92); 所述两个互锁滑块(9)的相互对称的两个推锁臂(91)外端相互对置地围住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的换挡杆(50),其锁块(92)分别位于所述五倒挡换挡杆总成(3)、三四挡换挡杆总成(5 )和一二挡换挡杆总成(6 )的互锁槽(31)、互锁槽(51)和互锁槽(61)之间,所述倒挡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泉勇牛波杨秀清戴力立陈兵刘杰冯龙波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