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定向振动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7212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路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定向振动轮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振动轮、转动轴、正转偏心块组以及与正转偏心块组转向相反的反转偏心块组;正转偏心块组与反转偏心块组间以变向齿轮组连接、变向及传递动力;变向齿轮组的动力输入轴与正转偏心块组动力输出轴之间以及变向齿轮组的动力输出轴与反向偏心块组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为具备径向活动余量的键连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延长了其内齿轮的整体运行寿命;通过一层或多层的键连接传动,来弥补各零部件在零件加工和装配的同轴度微小误差、多层轴承间游隙的不同导致运动不同步以及传动的瞬间冲击等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定向振动轮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路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定向振动轮系统。
技术介绍
振动压路机是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和振动压实各种建筑和筑路材料的机械;在公路建设中,振动压路机因最适宜压实各种非粘性土壤、碎石、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浙青混凝土而被广泛应用。目前的定向振动压路机的结构,都为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其中的振动轴,筒体以轴承支承以固定于振动轮上,筒体内腔沿振动轴轴向依次布置多个独立具备轴部和轴承的偏心块组,从而通过各偏心块组的彼此正反向转动来实现振动轮的定向激振效果;上述结构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在于:现有结构中,各偏心块组的彼此的正反向振动的实现,都需依靠中间传动件的阶梯齿轮和过渡齿轮所构成的变向齿轮组来实现,然而,由于阶梯齿轮和过渡齿轮均与相应轴部间直接刚性啮合,尤其是在各零部件在零件加工和装配的同轴度具有微小误差,以及振动轴承、行走轴承、支撑振动轴承、过渡齿轮和阶梯齿轮的各支撑轴承的轴承游隙又各不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其刚性配合方式会极大的影响到各传动齿轮与阶梯齿轮和过渡齿轮啮合协调性,从而出现齿轮各啮合处的齿间振动不协调和瞬间冲击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振动轮系统,包括振动轮(10)、布置于振动轮(10)内的转动轴(20)、沿转动轴(20)轴长方向依次布置的正转偏心块组以及与正转偏心块组转向相反的反转偏心块组(30),所述各偏心块组及转动轴(20)均以轴承支撑固定于振动轮(10)内并以外部动力源(40)驱动各部件作转动动作;所述正转偏心块组与反转偏心块组(30)间以变向齿轮组(50)连接、变向及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入轴与正转偏心块组动力输出轴之间以及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出轴与反转偏心块组(30)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为具备径向活动余量的键连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振动轮系统,包括振动轮(10)、布置于振动轮(10)内的转动轴(20)、沿转动轴(20)轴长方向依次布置的正转偏心块组以及与正转偏心块组转向相反的反转偏心块组(30),所述各偏心块组及转动轴(20)均以轴承支撑固定于振动轮(10)内并以外部动力源(40)驱动各部件作转动动作;所述正转偏心块组与反转偏心块组(30)间以变向齿轮组(50)连接、变向及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入轴与正转偏心块组动力输出轴之间以及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出轴与反转偏心块组(30)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为具备径向活动余量的键连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振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偏心块组(30)转轴呈轴套状套设于转动轴(20)上;所述正转偏心块组包括以轴套套接布置于转动轴(20)上的第一正转偏心块组(61)和通过内花键联接转动轴(20)的第二正转偏心块组(62),所述第一、第二正转偏心块组(61、62)沿转动轴(20)轴长方向分置于反转偏心块组(30)两端设置;所述变向齿轮组(50)布置于第一正转偏心块组(61)与反转偏心块组(30)之间,且所述正转偏心块组、反转偏心块组(30)转轴及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的转动轴线均同心布置;外部动力源(40)与第一正转偏心块组(61)之间、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第二正转偏心块组(61、62)之间以及变向齿轮组(50)的动力输出轴与反转偏心块组(30)之间均具备径向活动余量的键连接配口 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路机传动齿轮箱结构的振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0)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皓崔文平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