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发酵液中浓缩分离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796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发酵液中浓缩分离生物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红平红球菌制备的生物絮凝剂活性组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在碱性条件下使絮凝剂浓缩在菌体上,通过分离出菌体实现絮凝剂与发酵液的分离。首先利用红平红球菌制备发酵液;其次用NaOH溶液调节发酵液的pH为8~11,静置0.5~3h;最后在转速为3000~7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分离得到浓缩于菌体中的絮凝剂。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低污染、低成本等优点,并可使菌种作为絮凝剂的载体,做成固体颗粒状产品,便于运输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利用红平红球菌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在不同pH值下的分布特征,从其发酵液中浓缩分离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日益短缺,治理污水和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迫在眉睫。在污水处理的方法中,絮凝沉淀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经济简单的方法。生物絮凝剂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絮凝作用,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代谢产物,具备高效、无毒无害、安全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发酵工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1986年Kurane等人利用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研制成功微生物絮凝剂N0C-1,是目前已知的絮凝效果较好的生物絮凝剂之一。郭俊元等人利用猪场养殖废水和剩余活性污泥制备红平红球菌产生的生物絮凝剂,能有效处理印染废水,但絮凝剂仍未能有效的分离出来。生物絮凝剂大多是以发酵培养液的形式产生的,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存在储存困难、不便于运输,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缺陷。目前生物絮凝剂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多聚糖和蛋白质提出方法相似,大多以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发酵液中浓缩分离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红平红球菌制备的生物絮凝剂活性组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在碱性条件下使发酵液中大部分生物絮凝剂活性组分浓缩在红平红球菌菌体上,离心分离菌体和上清液,从而实现絮凝剂与发酵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发酵液中浓缩分离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红平红球菌制备的生物絮凝剂活性组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在碱性条件下使发酵液中大部分生物絮凝剂活性组分浓缩在红平红球菌菌体上,离心分离菌体和上清液,从而实现絮凝剂与发酵液分离。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配制pH为6.5~8.5的红平红球菌发酵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平仇璐曾光明刘红玉张毅程燕何慧军严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