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426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包括功率逆变电路,其中,所述功率逆变电路包括六个可控功率开关、两个功率二极管和两个功率电感,所述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自举驱动电路,所述自举驱动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四个电容和一个驱动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该电路在经典H桥逆变器电路基础上,通过增加两个可控功率开关和两个功率二极管,并采用类单极性SPWM调制方式,使其既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又不会产生漏电流;同时,其自身的电路特点和调制方式,使得其各个浮地可控功率开关的隔离驱动电源可以通过自举的方式产生,电路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电路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光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
技术介绍
并网逆变器是将光伏电池阵列(PV)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到电网的装置。按照PV侧与电网侧是否具有电气隔离,并网逆变器一般可分为有变压器隔离的并网逆变器,简称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和无变压器隔离的并网逆变器,简称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隔离型并网逆变器一般具有低频隔离和高频隔离两种方式。低频隔离方式采取在逆变器输出侧与电网侧之间使用工频变压器,从而导致整个逆变器整机体积大,笨重,且成本高;高频隔离方式一般通过高频链逆变技术将光伏阵列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为质量较高的隔离直流电压再进行逆变,此时隔离变压器工作在高频模式,因此相对低频隔离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而非隔离型逆变器因为内部完全不使用隔离变压器,相比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因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虽然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具有上述较多优点,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由于光伏阵列和电网之间无电气隔离,使得光伏阵列和大地之间存在的分布电容,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包括功率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逆变电路包括六个可控功率开关、两个功率二极管和两个功率电感,所述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自举驱动电路,所述自举驱动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四个电容和一个驱动电源,所述自举驱动电路为所述功率逆变电路中各可控功率开关提供驱动电压,所述功率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前级电路的输出母线电压,所述功率逆变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包括功率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逆变电路包括六个可控功率开关、两个功率二极管和两个功率电感,所述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自举驱动电路,所述自举驱动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四个电容和一个驱动电源,所述自举驱动电路为所述功率逆变电路中各可控功率开关提供驱动电压,所述功率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前级电路的输出母线电压,所述功率逆变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可控功率开关分别为可控功率开关Q1、可控功率开关Q2、可控功率开关Q3、可控功率开关Q4、可控功率开关Q5和可控功率开关Q6,所述两个功率二极管分别为功率二极管D7和功率二极管D8,所述的两个功率电感为功率电感LI和功率电感L2 ; 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l的阳极与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2的阳极电连接后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压的正端,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l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功率电感LI的一端,所述功率电感LI的另一端电连接电网的L端,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功率电感L2的一端,所述功率电感L2的另一端电连接电网的N端; 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3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l的阴极,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3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5的阳极,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5的阴极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压的负端;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4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2的阴极,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4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6的阳极,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6的阴极电连接母线电压的负端; 所述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3的阴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2的阴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4的阴极,所述功率二 极管D7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l的阴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举驱动单极性SPWM调制非隔离并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二极管分别为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六个电容分别为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驱动电源为Vdri ; 所述电容C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l的阴极,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所述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可控功率开关Q2的阴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鹏王小峰杨树汤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