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涉及一种实训台,包括移动平台底座、两组车钩缓冲装置、两台支撑架、两组驱动装置、两组限位装置,两组限位装置分别安装在移动平台底座的两端,两台支撑架相向位于两组限位装置之间,并与移动平台底座滑动配合;两组车钩缓冲装置、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立柱、立柱下框架、钢轨轮,钢轨轮通过轮轴安装在立柱下框架的底部,该钢轨轮与移动平台底座滑动配合,立柱底端固定在立柱下框架的一端形成L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两车连挂实训,可对车钩进行目视、常规、功能检查及测量磨损情况检查,还可对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设故障,其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在实践教学中训练学员基本技能的实训台,特别是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
技术介绍
2007年4月18日,这一天注定要在中国铁路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我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按照世界铁路惯例,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就属于高速范畴。第六次铁路提速,使中国客运列车由时速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以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为我国高速列车“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第六次铁路提速的主力装备;而这次铁路大提速也将动车组开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动车组列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钩缓冲装置的作用是连接车辆,使得单节的车辆能连挂成一列编组列车,并使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传递动车牵引力、缓和车辆之间的纵向力和冲击力,此外,它还可以实现车辆间的电路和气路连接,因此车钩缓冲装置的检修质量对动车组车辆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造成列车分离有诸多原因,如司机操纵不当,线路状况不良,人为提钩等,特别是车钩检修质量不高是影响车辆连挂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尽管原铁道部就如何提高车钩检修质量相继出台了许多加严措施,但由于各检修段检修设备及工作条件的差异,在车钩检修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制约着车钩牵引能力的提高,对车辆连挂可靠性具有直接或潜在的影响。近年来,全国铁路相关的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动车组检修技术的专业,这是一门新的技术,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大家都在探索中,有的院校通过一些教具生产厂家按动车组的外观,做一台“动车组”进行理教学,有的将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用有机材料做成一套模型,也有将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做成演示装置,学生只能看,不能动手做。可以说真正要做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实训项目还没法实现,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进行拆装、检修维护、连挂等实训项目的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给学员一个现场实训平台以满足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对车钩缓冲器实训要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包括移动平台底座、两组车钩缓冲装置、两台支撑架、两组驱动装置、两组限位装置,所述的两组限位装置分别安装在移动平台底座的两端,所述的两台支撑架相向位于两组限位装置之间,该支撑架的底部位于移动平台底座上并与移动平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的两组车钩缓冲装置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上,两组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移动平台底座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钢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枢轴支座、枢轴套筒接头、缓冲器、缓冲管、车钩套筒接头、车钩,所述的枢轴支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车钩包括车钩壳体、位于车钩壳体外的解钩手柄、位于车钩壳体内的钩舌、连接杆、弹簧,所述的车钩壳体上设有呈漏斗形和圆锥形的引导面,所述的解钩手柄通过手柄固定座固定在车钩壳体上,该解钩手柄通过手柄连杆与钩舌连接,所述的钩舌通过主销安装在车钩壳体内,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钩舌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伸缩,所述的弹簧一端固定在钩舌的底端上,另一端固定在车钩壳体内壁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立柱、立柱下框架、钢轨轮,其中钢轨轮通过轮轴安装在立柱下框架的底部,该钢轨轮与移动平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的立柱底端固定在立柱下框架的一端形成L型结构,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该立柱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箱、分别安装在驱动装置箱内的驱动电动机、联轴器、减速机、控制器以及安装在驱动装置箱外的传动轮组,所述的驱动装置箱固定在立柱下框架上,所述的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上设有用于驱动实训台前进或后退的前进、后退按健;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传动锥齿轮和副传动锥齿轮,所述的主传动锥齿轮安装在减速机伸出驱动装置箱外的输出端上,副传动锥齿轮安装在支撑架的轮轴上。所述的驱动电动机为锥形转子电动机。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挡车器,该挡车器包括主体架和缓冲橡胶板,所述的主体架固定在移动平台底座上,缓冲橡胶板固定在主体架与支撑架相对的端面上。所述的限位装置为行程限位开关。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之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实现两车连挂实训:根据《技规》第204条规定的,“机车连挂时的速度不得超过5km/h……,在两车连挂后,除了需要确认是否连挂稳妥外,还需要确认两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是否超过75mm。”75mm的差度是造成两车钩间高度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车辆有空重、弹簧有强弱、车轮踏面的磨耗程度不同、轴径的粗细以及轴瓦的厚薄不同等。如果超过规定的高度差,当列车运行到路基松软的地段时,车辆上下晃颠大,尤其在坡度变化较大的线路上走行时,就非常容易发生脱钩而造成列车分离;同时由于两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差过大时,则两车钩的钩舌牵引面就愈小,钩舌表面的单位拉力承认不了牵引力,就会发生拉断车钩的事故。观察车钩高度差的方法是:在车钩纵中心水平线上有一条白线,检查两车钩连挂后两条白线是否吻合成一条水平线,如有差度看是否超过75mm。而由于本实训台包括移动平台底座、两组车钩缓冲装置、两台支撑架、两组驱动装置、两组限位装置,通过将两组车钩缓冲装置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上,再通过两组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台支撑架沿着移动平台底座移动。学员可以在实训台上通过操作控制器,可以反复训练其基本功,使机车连挂时的速度不得超过5km/h;在两钩连挂时,将车钩的凸锥插进对方相应的凸锥孔内,此时车钩凸锥的内侧面在前进中推压对方的钩舌使其逆时针转动40°,这时弹簧受压缩,钩舌旋转,当两钩的连接面接触后,凸锥的内侧面不再压迫对方的钩舌,由于弹簧的作用,使钩舌向相反方向旋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时处于闭锁状态,完成了两车的稳妥连挂。另外由于车钩缓冲装置不是安装在真正车辆上,而是安装在L型结构的支撑架上,非常方便观察两车钩连挂后两条白线是否吻合成一条水平线;当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时,还可方便判断差度是否超过75mm。2.可对车钩进行目视检查、常规检查、功能检查及测量磨损情况检查: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车钩缓冲装置是安装在L型结构的支撑架上,因此可非常方便地对整个车钩进行检查。目视检查的内容包括查看有无损坏和松脱迹或零件缺失,检查机械车钩中的钩舌和弹簧有无磨损或损坏,检查解钩手柄有无损坏和零件缺失;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检查缓冲器,确保其没有松弛或移动,如有任何松弛,则需要对缓冲器进行大修;对于测量磨损情况仔细清洁钩头正面和主校准量规的配合表面,拉动解钩手柄,直至钩舌上的钩口从机械车钩前方清晰可见。功能检查内容包括:测试手动解钩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拉动解钩手柄,直至该机构“锁定”在解钩位置,联挂机构的动作可以从车钩的前方看到,该机构应能够运动自如,而不应有松弛或阻塞。因此,本专利技术非常注重车沟的真实性,可方便对车钩进行各项检查。3.可对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设故障:本专利技术还可设不联挂故障,使车钩不能正常对接,从而不能联挂。故障原因是:联挂机构中有异物,解钩气缸在伸展位置被加压或阻塞,车钩头磨损,内部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底座(1)、两组车钩缓冲装置(2)、两台支撑架(3)、两组驱动装置(4)、两组限位装置(5),所述的两组限位装置(5)分别安装在移动平台底座(1)的两端,所述的两台支撑架(3)相向位于两组限位装置(5)之间,该支撑架(3)的底部位于移动平台底座(1)上并与移动平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的两组车钩缓冲装置(2)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3)上,两组驱动装置(4)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3)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底座(1)、两组车钩缓冲装置(2)、两台支撑架(3)、两组驱动装置(4)、两组限位装置(5),所述的两组限位装置(5)分别安装在移动平台底座(1)的两端,所述的两台支撑架(3)相向位于两组限位装置(5)之间,该支撑架(3)的底部位于移动平台底座(1)上并与移动平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的两组车钩缓冲装置(2)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3)上,两组驱动装置(4)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架(3)的底部;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枢轴支座(201)、枢轴套筒接头(202)、缓冲器(203)、缓冲管(204)、车钩套筒接头(205)、车钩(206),所述的枢轴支座(20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架(3)上;所述的车钩(206)包括车钩壳体(2061)、位于车钩壳体(2061)外的解钩手柄(2062)、位于车钩壳体(2061)内的钩舌(2065)、连接杆(2067)、弹簧(2068),所述的车钩壳体(2061)上设有呈漏斗形和圆锥形的引导面,所述的解钩手柄(2062)通过手柄固定座(2063)固定在车钩壳体(2061)上,该解钩手柄(2062)通过手柄连杆(2064)与钩舌(2065)连接,所述的钩舌(2065)通过主销(2066)安装在车钩壳体(2061)内,所述的连接杆(2067)一端与钩舌(2065)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伸缩,所述的弹簧(2068)一端固定在钩舌(2065)的底端上,另一端固定在车钩壳体(2061)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底座(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钢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实训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明,罗建,苏兴田,张子尧,陈国庆,覃建旺,陈新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