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多层式经浸渍的织物覆盖层的传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力传递传送带和用于其制造的多种方法和一种所属的多层式经浸溃的传送带织物,所述力传递传送带具有:一由浇铸的聚氨酯制成的弹性下结构;一构造在该下结构上的力传递区域;一与该力传递区域接触的织物覆盖层。
技术介绍
在传送带、尤其是带齿传送带上的织物覆层首先具有这样的意义:减少磨损和在带齿传送带的情况下抑制在齿棱边上的撕裂倾向和在齿外棱边中损坏的情况下抑制进一步撕裂的倾向。聚氨酯传送带一般直接浇铸到所述织物覆盖层上,从而使得所述聚氨酯在所述覆盖层上反应、交联和固定。在此,所述聚氨酯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织物中并且穿过该织物。当现在在使用中,抗磨损的并且必要时减少摩擦的织物覆盖层例如被磨掉,那么一般具有非常高的摩擦系数的传送带聚氨酯直接与力传递盘或齿盘接触,从而使得在那里突然提高了摩擦。这是不希望的。由DElO 2008 055 497A1公知:在驱动传送带的情况下,在基体和织物覆盖层之间布置一附着中介,以便避免硫化物太深地进入所述织物覆盖层并且造成到织物上的更好的化学连接。所述附着中介在硫化时熔融并且在伴随交联时进 ...
【技术保护点】
力传递传送带,其具有一由聚氨酯(30)制成的下结构和一构造在所述下结构上的力传递区域(3)以及一与所述力传递区域(3)接触的织物覆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织物覆盖层(1)的外置的表面(11)上具有一至少部分进入到所述织物中的、在那里形成一浸渍部的第一覆层(22),所述第一覆层由具有从80℃至大致145℃的熔融温度的第一热塑性材料(22’)制成,并且,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第一覆层(22)上具有一第二覆层(26),所述第二覆层由第二热塑性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材料的熔融温度比所述第一热塑性材料的熔融温度更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0 DE 102011121656.51.力传递传送带,其具有一由聚氨酯(30)制成的下结构和一构造在所述下结构上的力传递区域(3)以及一与所述力传递区域(3)接触的织物覆盖层(I),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织物覆盖层(I)的外置的表面(11)上具有一至少部分进入到所述织物中的、在那里形成一浸溃部的第一覆层(22),所述第一覆层由具有从80°C至大致145°C的熔融温度的第一热塑性材料(22’ )制成,并且,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第一覆层(22)上具有一第二覆层(26),所述第二覆层由第二热塑性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第二热塑性材料的熔融温度比所述第一热塑性材料的熔融温度更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层和/或所述第二覆层(22、24)利用一减少摩擦的添加物来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材料(22’)是一共聚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覆层(22)和所述第二覆层(24)之间布置有作为中间层(26)的第三层,优选一附着中介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层(24)具有直至300 μ m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层(24)、必要时包括所述中间层是能剥离的。7.根据权利要求1 至6之一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是一带齿传送带。8.用于制造力传递传送带、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力传递传送带的方法,所述力传递传送带具有一由浇铸的聚氨酯(30)制成的下结构和一构造在所述下结构上的力传递区域(3)以及一与所述力传递区域(3)接触的织物覆盖层(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氨酯(30)浇铸到所述织物覆盖层(I)上之前将第一覆层和第二覆层(22、24)前后相继地叠置施加到所述织物覆盖层的一表面(11)上,其中,至少所述第一覆层(22)被以热的方式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覆层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织物覆盖层(I)中并且将所述织物覆盖层在表面上进行浸溃;并且,将所述聚氨酯(30)在另一步骤中浇铸到所述织物覆盖层⑴的相反的表面(1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层和第二覆层(22、24)作为膜被施加到所述织物覆盖层上并且在那里被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P·吉布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茨合众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