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管道埋于多年冻土基础的制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埋地热力管道多年冻土基础制冷结构,以维持高温热力管道多年冻土基础的稳定。
技术介绍
多年冻土在我国广泛分布,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2.3%。多年冻土区管道在修建、运营过程中,冻土基础温度升高,从而造成冻土融化,基础下沉,管道安全受到威胁。现有的措施是由美国阿拉斯加最早使用的热桩技术,施工不便且成本较高。我国有两条位于多年冻土区的石油管道受到基础融化的威胁。拟新建的格-拉输油管道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经济、实用,施工方便且易于维护的管道基础制冷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管道埋于多年冻土基础的制冷结构。制冷结构为U型通风管,利用U型通风管对管道下方基础进行制冷,同时利用风门开启和关闭来加强制冷效果,另外利用隔热持力层削弱管道和冻土基础间的相互热交换,以实现热力管道下部多年冻土基础稳定和减少管道内温降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热力管道埋于多年冻土基础的制冷结构,是由自动风门、填土、喇叭型连接管、天然地表、管道、U型通风管和持力隔热层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管道埋于多年冻土基础的制冷结构,是由自动风门(1)、填土(2)、喇叭型连接管(3)、天然地表(4)、管道(5)、U型通风管(6)和持力隔热层(8)组成,其特征是在冻土上限(7)上,设置U型通风管(6),喇叭型连接管(3)连通U型通风管(6),U型通风管管口安放自动风门(1),U型通风管(6)内置有热力管道(5),在U型通风管(6)和热力管道(5)间设置持力隔热层(8),喇叭型连接管(3)底部垫有填土(2);风门(1)由弹簧(9),磁性材料(10),防锈合页(12),门板(13),密封垫圈(14)构成,U型通风管管口与椭圆形门板(13)之间用防锈合页(12)连接,门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管道埋于多年冻土基础的制冷结构,是由自动风门(I)、填土(2)、喇叭型连接管(3)、天然地表(4)、管道(5)、U型通风管(6)和持力隔热层(8)组成,其特征是在冻土上限(7)上,设置U型通风管(6),喇叭型连接管(3)连通U型通风管(6),U型通风管管口安放自动风门(1),U型通风管(6)内置有热力管道(5),在U型通风管(6)和热力管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文兵,陈琳,刘伟博,易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