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制造一种浅盘形状的容器-氧气盒层层串联,开口朝下,与带中心柱、进气管道、单向阀的基座连接成一个整体放入水中。通过进气管道、单向阀向氧气盒内充入纯氧,盒内的氧气因水体的自然压强而溶解到水中,在不产生任何对鱼体不利的气泡的情况下使水体的溶氧量达到一个极高的量级。极高的溶氧量就能承载极高的养殖量。水越深,压强越大,氧气溶解的速度就越快,突破了水越深溶氧量越小的自然规律。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鱼塘增氧还无需任何其它的能源和动力,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水产养殖增氧设备,适用于各种池塘的水产养殖。(*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原因就是单位面积产量多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提高,更遑论突破。究其原因,水产养殖不能大幅度增产的原因大都取决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自然制约因素:一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增氧设备,不外乎化学增氧和物理增氧两种。化学增氧,除临时缺氧救急外,在生产中基本不使用。物理增氧,基本上也就是搅(喷)水、曝气两大类型。从现实的养殖单产上看,这两大类及其衍生出的类似增氧设备对提高单产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最新的底部曝气增氧设备亦是如此。因为,它们都有不能克服的、自然、物理上致命的缺点:1:常压下,空气与水时间短暂的混合不能产生大量的溶解氧,持续增氧就要持续的动力。2:溶解于水里的气体中,只有不到21%的氧含量,80%的动力做无用功,浪费极大。3:自然规律,水越深溶氧量越少,底部缺氧是普遍规律。基于这个实际情况,我们看到,我国的养殖水体普遍偏浅,水产养殖设备严重落后于几乎所有的涉农机械设备水平,同时,鉴于它天然的立体养殖形态,水产养殖也是各涉农行业中最后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可以大有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根据水产养殖业的现实,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其特征是:将有中心孔的氧气盒与带有中心柱、进气管道、单向阀的基座连结成一个整体,放在水体下,充入纯氧气体,用于水产养殖无机、无电、无动力情况下的水体持续增氧。是一种全新概念、革命性的增氧设备。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设备方式是:用一种数量众多、浅盘形状的广口容器,-配有重力块的“氧气盒”,口朝下安装于有中心柱的基座上,放入水下,通过基座上的进气管道和单向阀向氧气盒内充入纯氧气体。氧气排开上半边封闭的氧气盒中的水,就可以在水下造成一个有压力的“水面” 气液相交面。水体的自然压强将使气液相交面的气相氧气持续不断地溶入水中。氧气盒上有可以调节盒内基础气体量的气相孔与气相调节短管,使盒体重力与浮力达到静态平衡。由于水下的压强大大高于水面,在常压情况下溶入水体中的其它气体,包括79%非氧气体将会被水体中压强更大的溶氧“赶”出水体,使水体溶氧量达到一个极高的量级,且没有任何物理增氧必然产生的、对鱼体有害的气泡和机械振动与噪音使鱼群惊扰躲避。是一种静态、高效、持续的增氧方式。在高富氧化的水体中,残余的饵料和排泄物等大部分有害有机物将被氧化而失去“毒”性。解决了水体溶氧量就解决了增产的“瓶颈”。二:根据现在的制造技术水平,还可以利用此原理将氧气盒制成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平方米较大面积的半潜式浮动平台,放置在水面上,开辟成可以种植的田地,使其适用于大面积、大水深的矿山塌陷地、湖泊、水库甚至于近岸浅海等任何可以利用的水面,水上种植,水下养殖,种、养殖一体化,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增加更多产出量,可使我国由水产养殖大国变成水产养殖强国。因而,本技术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图1是本技术氧气盒正面及A-A剖面示意图。图2:图2是本技术的氧气盒整体安装剖面示意图。图1中1、图2中I是氧气盒的构造,图1中2和6是气相孔和调节短管,3是中心孔,4是支撑柱,5是重力块。图2中2是中心柱,3是单向阀和气体出口,4是进气管道,5是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一:用廉价的材料如塑料、水泥黄沙或其他材料,以充气后的基础浮力抵消重力达到静态平衡为标准,制造成一个个有一定深度带有重力块(图1中5)结构的圆形或方形的广口 “盘子氧气盒(图1中1、图2中I)。二:有中心孔(图1中3)的氧气盒(图1中1、图2中I)安装于有中心柱(图2中2)的基座(图2中5)上,中心柱的高度由水深决定,中心柱的高度又决定氧气盒(图2中I)的层数(图2)。三:用高压氧气瓶通过充氧管道(图2中4)和设在基座里的单向阀(图2中3)充氧气,氧气就会通过水下氧气出口(图2中3)充入最下一层氧气盒中,氧气在盒中会排开水体,造成一个水下的“水面”:一气、液相交面。四:待越来越多的氧气将盒中水面持续“压”低,氧气盒上的气相孔和气相孔调节短管(图1中2、6)就会离开盒中“水面”,氧气将通过本层的气相孔和气相孔调节短管(图1中2、6)自动充入上一层氧气盒中。在氧气盒因气体浮力大于重力块(图1中5)的重力上浮而离开单向阀之前,充气过程不会停止。五:在一直充气的情况下,各层氧气盒都会照这个模式自下而上依次充入氧气,直到所有氧气盒内都充到通过气相孔调节管(图1中2、6)设定的、稍有浮力的基础气量,所有氧气盒都因浮力大于重力沿中心柱向上移动而离开单向阀时,充气自动停止。六:根据设定的基础平衡氧气容量,只要其中有任何一个氧气盒盒内的氧气因溶解消耗减少了浮力,打破静态平衡,盒体就会因重力而下沉,盒上的支撑柱(图1中4)就会将处在其下方的所有氧气盒一起压下,从而触动单向阀(图2中3),单向阀就会开始充氧。在全部养殖时空内,各层氧气盒里的氧气在水的自然压力下就会持续不断地溶入水体中而无需任何机、电等外加的动力或能源。水越深,压强越大,溶氧的速度也会越快。极高溶氧含量的水体就可以承载极高的养殖量。本技术彻底突破了水越深溶氧量越小的自然规律。水体底部缺氧的普遍规律将不复存在。养殖单产也应有质的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其特征是,一种有中心孔、重力块、气相调节孔的浅碟形容器‑氧气盒,由基座上的中心柱插入盒体上的中心孔,使许多开口朝下的氧气盒串联成一个整体,放在水下,基座上的单向阀向盒中依次充入氧气,氧气盒则将氧气保持在水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10 CN 201320248413.21.一种池塘养鱼无动力增氧设备,其特征是,一种有中心孔、重力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