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灵专利>正文

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2929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层垂直流滤池和下层水平折流滤池,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设有无动力充氧系统,所述无动力充氧系统包括水平通风管、垂直通风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水平通风管水平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下部,所述水平通风管一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另一端伸出上层垂直流滤池,所述垂直通风管垂直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所述垂直通风管底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不仅治污效率高,总氮去除效果明显,占地面积小,环境效益好,而且由于实现了无动力充氧,从而运行成本更低,应用也更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不经有效处理就排放至环境,可造成农村地表水径流的严重污染,还可污染饮用水源地水质,增加农村居民的供水风险和处理成本,并造成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但与此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居住习惯的影响,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不易收集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开发高效低耗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湿地技术具有运行能耗低、维修省、污水处理工程与景观美化可相结合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但是从工程实践上看,该技术存在着对污水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占地面积较大、易堵塞,寿命较短等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173888C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是由自上而下重叠而成的阶梯状多级人工子湿地床构成,每一级子湿地床均有一个或多个出水口将经处理过的污水流入下一级子湿地床。采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应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内部为中空状态,各级子人工湿地的重叠面积不能被利用,同时为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势必需要增加子人工湿地的层数,相应的就需要扩大占用空间和提高造价;另外该装置中污水始终在植物根系处即湿地浅层进行处理,污水的反硝化过程被抑制,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极其有限。授权公告号为101885565B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力增氧人工湿地,是由若干层水力增氧人工湿地单层模块呈阶梯状构建,每一级人工湿地由三部分组成——进水装置、湿地主体和出水装置,相邻两层湿地通过进出水衔接装置联系,从而保证被处理水体逐次流经第1、2···η级水力增氧人工湿地、经η级处理后排水。本技术解决人工湿地基质溶氧水平低、基质淤堵、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提高床体微生物活性,形成一种高效、稳定、节能、可常年运行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控制、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及生态护坡方向。但是不同高程处的各级湿地依然独立占据较大的平面,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在系统运行中没有为污水的反硝化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污水的总氮去除效果较差。授权公告号为201372233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垂直流污水生态净化槽分为上下两个分区,经前处理的生活污水经过水泵提升或依靠自然液位高差进入布水系统,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交叉布水管网均匀分布于垂直潜流式生态净化槽硝化区域上,依次垂直渗入硝化区域和反硝化区域的人工基质层,布水系统对生态净化槽实行间歇布水,并在上层硝化区域底部和内部设有无动力布气系统,对硝化区域实现连续复氧,上层硝化区域出水直接进入下层反硝化区域,下层反硝化区域内设有集水出水系统,集水口设于反硝化区域下方,出水口设于反硝化区域上方,使出水在反硝化区域内保持一定水位。本技术能够实现湿地无动力自然复氧,占地面积小,硝化反硝化一体化高效脱氮。但是该技术专利的无动力自然复氧系统在结构设计上没有形成对流,复氧是靠空气的扩散作用完成的,湿地系统的充氧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废水充分硝化的供氧需求,同时出水口设置于反硝化区内,出水属于厌氧状态,有一定的异味,影响出水水质。申请号为201210063117. 5的技术公开一种叠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
,包括分别装有填料的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下层水平流人工湿地,其中两者之间隔有土工膜且通过穿过该土工膜的过水管连通,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连通且位于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上部的布水管、分别位于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下部和底部的若干曝气管和若干集水管,下层水平流人工湿地的顶部面积大于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的顶部面积,形成用于种植物的下层种植区,下层种植区带有出水管。本技术的系统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占地面积小,治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对上层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充氧是通过外加动力来实现的,会产生一定的动力运行费用和增加农村地区的维护管理成本,从而极大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农村地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不仅治污效率高,总氮去除效果明显,占地面积小,环境效益好,而且由于实现了无动力充氧,从而运行成本更低,应用也更广泛。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层垂直流滤池和下层水平折流滤池,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与下层水平折流滤池之间隔有土工膜且通过穿过土工膜的过水管连通,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包括进水口、多孔布水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多孔集水支管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底部,所述进水口与多孔布水管连通,所述多孔集水支管与过水管连通,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的顶部设有下层植物种植区,所述下层植物种植区处设有出水口,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设有无动力充氧系统,所述无动力充氧系统包括水平通风管、垂直通风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水平通风管水平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下部,所述水平通风管一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水平通风管另一端伸出上层垂直流滤池,所述垂直通风管垂直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所述垂直通风管底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底部水平设置有集水干管,所述集水干管与多孔集水支管、过水管均连通。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设有至少两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将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沿水平方向的折流通道,所述折流板相邻之间的间距为I. 5-5m。所述水平通风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O. 5-2. 5m,所述水平通风管中心标高高出多孔集水支管中心O. 3-0. 4m。所述垂直通风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1-2. 5m,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O. 3-0. 6m。所述多孔集水支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O. 5-2. 5m。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的顶部表面积与下层植物种植区的表面积比为1-3 :1。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装填有级配填料,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的级配填料从下到上依次为卵石、碎石和石英砂,所述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碎石粒径为20-30mm,所述石英砂粒径为2_5mm。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装填有级配填料,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的级配填料从下到上依次为火山岩和碎石,所述火山岩粒径为30-60mm,所述碎石粒径为20_3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上、下叠层设计,大幅减小了滤池的占地面积,滤池内部的无动力充氧系统可将空气自动送入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形成好氧生境,从而提高上层垂直流滤池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能力,在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的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部随着污水的流动逐渐形成兼氧、厌氧生境,强化了系统的反硝化脱氮过程,同时在下层水平折流滤池中装填火山岩、碳化处理过的牡蛎壳等除磷填料,强化系统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在下层水平折流滤池的下层植物种植区种植有根系发达的植物,在植物根系输氧的作用下下层水平折流滤池的尾端形成好氧生境,消除了污水在厌氧生境下形成的异味,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出水水质;而且,本技术独特的结构设计能使系统交替出现好氧、兼氧、厌氧、好氧状态,与氮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十分契合,具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层垂直流滤池和下层水平折流滤池,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与下层水平折流滤池之间隔有土工膜且通过穿过土工膜的过水管连通,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包括进水口、多孔布水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多孔集水支管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底部,所述进水口与多孔布水管连通,所述多孔集水支管与过水管连通,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的顶部设有下层植物种植区,所述下层植物种植区处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设有无动力充氧系统,所述无动力充氧系统包括水平通风管、垂直通风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水平通风管水平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下部,所述水平通风管一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水平通风管另一端伸出上层垂直流滤池,所述垂直通风管垂直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所述垂直通风管底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灵
申请(专利权)人:田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