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476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先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经过曝气机曝气后,通过布水装置将污水布入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中,该蚯蚓生态滤池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去污处理;其中在一个布水周期内污水分两次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一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表层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二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单一蚯蚓生态滤池的脱氮效果在不影响其它水质指标的前提下,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率,该法布水合理、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能耗和建设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未经控制治理的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使污染日益严重,其中氮的大量涌入引起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藻华,因此减轻氮污染及富营养化的压力迫在眉睫。蚯蚓生态滤池是一种强化生态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蚯蚓在觅食过程中上下活动,疏松滤料增强了滤层的通透性,利于有机物的降解,蚯蚓以滤床中的生物膜作为食料,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解决了一般生物滤池中堵塞的问题,同时蚯蚓与硝化细菌等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生长,提高了系统的硝化作用。但是单一蚯蚓生态滤池在脱氮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已有对蚯蚓生态滤池进行脱氮的文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32123. 2,专利名称为蚯蚓生态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组合系统处理有机污水的工艺,该专利自述为“采用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和 DNBF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水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其中总氮平均去除率大于88%,出水达到 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另外专利申请号200810018774. 1,专利名称为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态滤池,该专利自述为“将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结合,在高水利负荷下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其它物质去除在90%以上,完全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然而大部分蚯蚓生态滤池完成污水中的脱氮过程是通过多种工艺的组合来实现的, 对单一蚯蚓生态滤池高效脱氮的方法还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单一蚯蚓生态滤池对脱氮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改变布水方式,在不影响其它水质指标的前提下,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率,提供一种布水合理、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能耗和建设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先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经过曝气机曝气后,通过布水装置将污水布入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中,该蚯蚓生态滤池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去污处理;其中在一个布水周期内污水分两次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一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表层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二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本专利技术的一次布水(即表面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上方的旋转式布水器完成,其布水面积可达Im2左右,旋转式布水器一般位于蚯蚓生态滤池表面0. 5m,其布水管均勻穿孔,穿孔直径为1 5mm ;—次布水的时间为10 IOOmin ;所述一次布水的水力负荷为 0. 1 1. Im3/ (m2 · d)。二次布水(即下层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 /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的布水管完成。根据不同的水质和脱氮要求,调节系统二次布水的水量、位置和时间,为系统反硝化提供足够的碳源,加强脱氮效果,二次布水分布于不同滤料之间的平面上,布水管孔径为0. 5 3mm,在布水管包裹有防止滤料堵塞出水口的无妨布。二次布水的水力负荷为0. 1 1. Im3/(m2 · d)。二次布水的时间一般为5 60min。停留时间是指一次和二次布水结束后的停留时间,有效的停留时间保证了污水与滤料本身、滤料中的微生物和滤池内的动物充分作用,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其中一次布水后污水在蚯蚓生态滤池中的停留时间为Ih 4h ;所述二次布水后污水在蚯蚓生态滤池中的停留时间为Ih 4h。一个布水周期包括一次布水、一次布水后的停留时间、二次布水、二次布水后的停留时间以及二次布水停留后的排空放干时间。在完成一个布水周期且蚯蚓生态滤池排空污水后,蚯蚓生态滤池在干燥环境中停留: Ia1再进入下一个布水周期。本专利技术的污水选自生活污水、肉食加工废水、啤酒废水、或养殖废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蚯蚓生态滤池更具体的讲是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其中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的厚度分别为IOcm 30cm、20cm 50cm、40cm 60cm、45cm 75cm。土壤层中蚯蚓的密度为 10 15g/L 土。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在蚯蚓生态滤池前增设缓冲池,污水的曝气在该缓冲池内进行; 所述缓冲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与所述布水装置通过管路相通,该管路上连接有PLC控制系统或流量计。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在污水进入蚯蚓生态滤池前设置一个调节缓冲池,并在池中设小型机械曝气机,增加进水的溶解氧含量;池内安装有潜水泵、液位仪和流量计,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和液位计控制泵的启停,流量计对进水水量进行控制;污水先通过旋转式布水器从滤池表面进入滤池进行一次布水,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表面布水并停留后,进行下层布水,可以采取只在土壤层和黄沙层之间的二次布水、黄沙层和青石层之间的二次布水、或二者结合进行二次布水;二次布水结束后停留一段时间,电磁阀门打开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系统,而后保持干燥环境一定时间后进入下一个周期。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池是起调节水量和水质的目的,其中预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降低氨氮的浓度,具体运行时间根据污水性质确定。旋转式布水器由小型电动机控制,其中旋转器的启停和进水时间一同通过PLC系统控制,一次进水运行旋转器启动,一次进水停止旋转器静止;液位计的设置是为了当缓冲池中污水过多或过少时,强制启动或停止潜水泵的运行,起到保护泵和池体的作用。所述流量计即普通液体流量计,不仅能记录流量的大小,还能根据进水和处理的效果改变进水水力负荷。电磁阀和PLC控制系统的出水,当污水停留结束后,通过电磁阀排空滤池内污水,然后为了增加滤料的复氧量滤池在无进水落干的环境下保持池 12h,当进入下一个进水周期时,电磁阀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单一蚯蚓生态滤池的脱氮效果在不影响其它水质指标的前提下,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率,该法布水合理、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能耗和建设费用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池,2-液位仪,3-潜水泵,4-曝气机,5-流量计,6-PLC控制系统, 7-电动机,8-旋转式布水器,9-布水管,10-阀门,11-电磁阀,12-土壤层(含蚯蚓),13-黄沙层,14-青石层,15-鹅卵石层,16-蚯蚓生态滤池。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蚯蚓生态滤池16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15、青石层14、黄沙层13和含蚯蚓的土壤层12组成。在蚯蚓生态滤池16之前设缓冲池1,缓冲池1内安装液位仪2、潜水泵3和曝气机4,液位仪2安装在缓冲池1壁上用以检测缓冲池1内的水量,潜水泵3将污水从缓冲池1内泵入蚯蚓生态滤池16中,曝气机4 以调节进水流量和溶解氧浓度。流量计5和PLC控制系统6分别与将污水通向蚯蚓生态滤池的管道相连,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和液位计控制泵的启停,流量计对进水水量进行控制。由电动机7带动的与潜水泵相连的旋转式布水器8位于蚯蚓生态滤池的表面上方;通过管路与潜水泵相连的布水管9分布在土壤层和黄沙层之间以及黄沙层和青石层之间。污水先通过旋转式布水器8从滤池表面进入滤池进行一次布水,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表面布水并停留一段时间,后续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只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经过曝气机曝气后,通过布水装置将污水布入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中,该蚯蚓生态滤池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去污处理;其中在一个布水周期内污水分两次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一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表层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二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经过曝气机曝气后,通过布水装置将污水布入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 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中,该蚯蚓生态滤池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去污处理;其中在一个布水周期内污水分两次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一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表层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二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上方的旋转式布水器完成;所述二次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的布水管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或二次布水的水力负荷为 0. 1 1. Im3/(m2 · d),所述旋转式布水器的布水孔的直径为1 5mm ;所述二次布水的布水管的布水孔的孔径为0. 5 3mm,该布水管上还包裹有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正汪龙眠罗兴章梁越敢郭飞宏郑宾国张继彪王曦曦王家齐李军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