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环境工程学科中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应用于中小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先进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可以分成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由于技术成熟,设备可靠,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得以广泛应用,但在中小型污水处理方面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且能耗较高。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多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起源于前联邦德国,由于处理效率高、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和瑞士等国家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普遍。传统的生物转盘分单轴单级、单轴多级和多轴多级等形式,除生物膜本身的脱氮作用外,工艺上一般不考虑脱氮措施,脱氮效率较低。偶有脱氮工艺也需要好氧+厌氧+好氧组合,即最少要布置成三轴形式,且需要在厌氧区添加甲醇等低分子有机物,工艺较为复杂,能耗较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单轴多级生物转盘,能依靠转盘本身的转动自动提升好氧区污水回流到前面脱氮区进行处理,在基本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高工艺脱氮效率,保证出水效果,对中小型污水脱氮处理有很大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氮生物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内的左边为脱氮池(1A),右边为反应池(1B),转轴(5)横置于反应池(1B)的中间,转轴(5)的一端与电动机(6)相连接,在转轴(5)的中间分别设有第一级生物转盘(2)、第二级生物转盘(3)、第三级生物转盘(4),在第一级生物转盘(2)、第二级生物转盘(3)、第三级生物转盘(4)之间设有隔板(13),在第三级生物转盘(4)的外侧设有提升管(15),在反应池(1B)内正对提升管(15)的一侧设有回流槽(11),回流槽(11)的出水端接回流管(12),回流管(12)连接回流控制阀(14);进水管(7)、排泥管(8)分别连通脱氮池(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宁,朱光灿,吕锡武,吴磊,荆肇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