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技术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可应用于垂直流人工湿地改善系统氧化环境、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介绍
垂直流人工湿地作为水污染控制的一项技术,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生态安全性好、规模适用性强等优点,但同时,占地广、易堵塞、净化能力有限且季节性波动大等缺点让人们常常对它望而却步。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力负荷大多在0. 025-0. 2m3/m2. d之间,0 &表面负荷也只有0. 007-0. 01 kg/m2, d。而据美国环保局对100多个运行中人工湿地的调查,有将近一半的湿地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的5年内形成了堵塞。究其原因,氧利用率低是造成人工湿地净化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缺氧条件下,生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还原态的某些元素和有机物的浓度可达到有毒的水平。较低的氧浓度导致湿地系统内有机质氧化分解速率降低,硝化反应不彻底,限制了湿地系统氮的去除,而湿地系统的堵塞大多是由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质在湿地系统中的滞留、累积造成的。因此充足地供氧可以提高湿地系统净化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而现有的湿地工艺主要通过结构布局和进水方式的调整来改善湿地内的 ...
【技术保护点】
垂直流人工湿地底层曝气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通过鼓风机(3)调解曝气强度,使得压缩空气进入输气主管(6),并由输气主管(6)进入输气支管(9),利用时间控制器(2)控制安装在输气支管(9)上的电磁式空气阀门(5)来控制垂直流湿地系统的曝气方式,即采用连续曝气或者间歇式曝气,并确定具体曝气和停止时间,压缩空气通过电磁式空气阀门(5)进入曝气管(10),并由曝气孔(11)经阻逆套管(12)进入布水管(4),最终随水流进入湿地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征,李文朝,柯凡,冯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