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610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包括风机、总风量输送软管和第一增氧机构;第一增氧机构包括第一浮体、第一风量调节机构、第一分流软管和第一曝气机构;第一风量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设有第一风量调节支管;每个第一风量调节支管上设有第一支管调节阀;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设有第一总管调节阀;第一曝气机构包括第一分流接头和第一曝气软管;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总风量输送软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第一分流软管与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便捷、便于装拆、移动方便和增氧效果好的特点,适应室内、高位池、薄膜池等各种养殖水池的增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业,养殖池内水体的含氧量对水产养殖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养殖池内的增氧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水面上的叶轮式增氧机,通过叶轮的转动带动水体的流动,从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水体增氧的效果。这种水面叶轮式的缺点是:1、只能在水面上工作,增氧的面积有限,水池比较深的时候,水底没法达到增氧的作用。2、单马达耗电比较大,电动机在水面上安全性低,而且转动的叶轮会有伤害养殖水产的危险。第二种是在池底布置安装曝气管,通过罗茨鼓风机将气体输送到曝气管内,气体通过曝气管到达水体从而达到水体增氧的作用。这种水底曝气的方法虽然增氧效果比较好,但是施工工程复杂耗时耗力,维护、拆除困难,安装位置固定、不可移动,不利于养殖规划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它具有安全便捷、便于装拆、移动方便和增氧效果好的特点,适应室内、高位池、薄膜池等各种养殖水池的增氧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风机、一个总风量输送软管和一个第一增氧机构;所述第一增氧机构包括第一浮体、第一风量调节机构、第一分流软管和第一曝气机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的第一风量输送总管,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与之连通的第一风量调节支管,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一浮体的底面向下伸出;每个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支管调节阀;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还设有一个第一总管调节阀,所述第一总管调节阀位于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曝气机构包括第一分流接头和第一曝气软管,所述第一分流接头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风量分流总管和至少一个第一风量分流支管,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出风口连通;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第一曝气软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所述总风量输送软管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数量为1-4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数量为2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数量为1-4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数量为4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的数量为1-10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的数量为3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形状为“⊥”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增氧机构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增氧机构包括第二浮体、第二风量调节机构、第二分流软管和第二曝气机构;所述第二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浮体上的第二风量输送总管,所述第二风量输送总管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与之连通的第二风量调节支管,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二浮体的底面向下伸出;每个所述第二风量调节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二支管调节阀;所述第二风量输送总管上还设有一个第二总管调节阀,所述第二总管调节阀位于第二风量调节支管的下方;所述第二曝气机构包括第二分流接头和第二曝气软管,所述第二分流接头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风量分流总管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量分流支管,各第二风量分流支管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量分流总管的出风口连通;各第二风量分流支管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曝气软管;所述第二曝气软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二分流软管与所述第二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当所述第二增氧机构的数量N=1时,所述第二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一个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出风口连通;或者是,当所述第二增氧机构的数量N≥2时,其中一个第二增氧机构的第二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一个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出风口连通;剩余的第二增氧机构中,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增氧机构之间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连接软管连通,该连接软管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增氧机构的第二风量调节支管的出风口连通、其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增氧机构的第二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量调节支管的数量为1-4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二风量调节支管的数量为2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量分流支管的数量为1-4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二风量分流支管的数量为4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曝气软管的数量为1-10个。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曝气软管的数量为3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量分流支管的形状为“⊥”形;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均为圆盘形浮体或圆筒形浮体;所述风机为罗兹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风机可以安装在岸上,通过总风量输送软管与第一增氧机构连接,避免发动机、电线等在水里,安全有效。2、本技术通过在每个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支管调节阀;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还设有一个第一总管调节阀,可以调节各个方向的风速和流量。3、本技术的第一风量调节机构安装第一浮体上,能够浮在水面上。4、本技术的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用软管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曝气机构在水底实现移动或伸缩功能。5、本技术的分流接头连接曝气软管、可以随时安装、维护,且根据增氧的要求安装不同数量的曝气软管、曝气软管也可以伸缩长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安全便捷、便于装拆、移动方便和增氧效果好的特点,适应室内、高位池、薄膜池等各种养殖水池的增氧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的第二曝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风机;2、总风量输送软管;3、第一增氧机构;31、第一浮体;32、第一风量调节机构;321、第一风量输送总管;322、第一风量调节支管;323、第一支管调节阀;324、第一总管调节阀;33、第一分流软管;34、第一曝气机构;341、第一分流接头;3411、第一风量分流总管;3412、第一风量分流支管;342、第一曝气软管;4、第二增氧机构;41、第二浮体;42、第二风量调节机构;421、第二风量输送总管;422、第二风量调节支管;423、第二支管调节阀;424、第二总管调节阀;43、第二分流软管;44、第二曝气机构;441、第二分流接头;4411、第二风量分流总管;4412、第二风量分流支管;442、第二曝气软管;5、连接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及部件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1: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包括一个风机1、一个总风量输送软管2和一个第一增氧机构3;所述第一增氧机构3包括第一浮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风机、一个总风量输送软管和一个第一增氧机构;所述第一增氧机构包括第一浮体、第一风量调节机构、第一分流软管和第一曝气机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的第一风量输送总管,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与之连通的第一风量调节支管,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一浮体的底面向下伸出;每个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支管调节阀;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还设有一个第一总管调节阀,所述第一总管调节阀位于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曝气机构包括第一分流接头和第一曝气软管,所述第一分流接头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风量分流总管和至少一个第一风量分流支管,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出风口连通;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第一曝气软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所述总风量输送软管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风机、一个总风量输送软管和一个第一增氧机构;所述第一增氧机构包括第一浮体、第一风量调节机构、第一分流软管和第一曝气机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的第一风量输送总管,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与之连通的第一风量调节支管,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一浮体的底面向下伸出;每个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支管调节阀;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上还设有一个第一总管调节阀,所述第一总管调节阀位于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曝气机构包括第一分流接头和第一曝气软管,所述第一分流接头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风量分流总管和至少一个第一风量分流支管,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出风口连通;各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第一曝气软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进风口通过所述总风量输送软管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量输送总管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软管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总管的进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支管的数量为1-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数量为1-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软管的数量为1-10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量分流支管的形状为“⊥”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增氧机构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增氧机构包括第二浮体、第二风量调节机构、第二分流软管和第二曝气机构;所述第二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浮体上的第二风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赤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瀚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