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793 阅读:2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8-27 20:41
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包括多组框形支架、压边铡刀、内支撑架;多组框形支架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压边铡刀穿过多组框形支架、其二端分别通过传动轴活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内支撑架穿过多组框形支架、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压边铡刀与内支撑架之间有间隙,通过传动轴使压边铡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架改变间隙的大小;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螺母舵盘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提高筒体棱角度校正的效率,以解决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筒体棱角度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薄板卷制筒体的焊接钢瓶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以上校正棱角度工序多采用卷板机,或者油压机,筒体校正的方式多采用筒体中心轴式支撑,效率不高。通过采用底部支撑方式,能高效的解决筒体纵缝棱角度超标问题,以其简单的结构和方便的操作,满足筒体焊接过程中对于保证纵缝错边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效率及准确度的棱角度校正的设备,以解决生产线上校正筒体纵缝棱角度的瓶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包括多组框形支架、压边铡刀、内支撑架;多组框形支架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压边铡刀穿过多组框形支架、其二端分别通过传动轴活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内支撑架穿过多组框形支架、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压边铡刀与内支撑架之间有间隙,通过传动轴使压边铡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架改变间隙的大小;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螺母舵盘限位装置。进一步讲,内支撑架包括上部用矩形空心管、中间设钢板并设有减轻孔、底部设有厚壁无缝钢管,支架上固定U型槽,矩形空心管、钢板、无缝钢管依次放在U型槽内固定。本技术优点在于,采用本技术在校正过程中,筒体的支撑方式采用内支撑(用内支撑架)。可高效的套入筒体及校正,摆脱了传统中心轴式固定,避免了中心轴式固定过程中套入筒体时需解除支撑,套好筒体校正前需锁紧支撑,而且校正幅度不可控需多次压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新型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实新型的顶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内支撑架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内支撑架的左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支架、2压边铡刀、3内支撑架、4矩形空心管、5钢板、6无缝钢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包括二组框形支架1、压边铡刀2、内支撑架3 ;二组框形支架I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压边铡刀2穿过二组框形支架1、其二端分别通过传动轴活动固定在支架I上,内支撑架3穿过二组框形支架1、其一端固定在一个支架I上,压边铡刀2与内支撑架3之间有间隙,通过传动轴使压边铡刀2远离或靠近内支撑架3改变间隙的大小;传动轴上设有螺母舵盘限位装置;内支撑架3包括上部用矩形空心管4、中间设钢板5并规则的设有减轻孔、底部设有厚壁无缝钢管6,支架I上设有固定U型槽,矩形空心管4、钢板5、无缝钢管6依次放在U型槽内固定。工作原理:将要校正的筒体套置于内支撑架3上;调节压边铡刀2 —侧传动轴至合适位置后锁紧,开启压边铡刀2另一端动力装置,在动力作用下成铡刀式下压。筒体在压边铡刀的压力及内撑架的作用下校正棱角度。观察筒体棱角度变化并用棱角度样板尺检验直至达到标准要求后,暂停动力并锁紧压边铡刀2动力轴限位螺母舵盘,以便下次校正提高效率。校正到位后收起压边铡刀动力轴端,抽出筒体。设有减轻孔且上下采用强度高的型钢,一方面降低重量,一方面保证校正过程的稳定性。本例中的结构仅为对于权利要求的举例说明和讲解,以便于大众阅读理解,不应视为对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和法定等同特征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备包括多组框形支架(1)、压边铡刀(2)、内支撑架(3);多组框形支架(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压边铡刀穿过多组框形支架(1)、其二端分别通过传动轴活动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的内支撑架(3)穿过多组框形支架(1)、其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压边铡刀(2)与内支撑架(3)之间有间隙,通过传动轴使压边铡刀(2)远离或靠近内支撑架(3)改变间隙的大小;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螺母舵盘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角度校正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备包括多组框形支架(I)、压边铡刀(2)、内支撑架(3); 多组框形支架(I)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压边铡刀穿过多组框形支架(I)、其二端分别通过传动轴活动固定在支架(I)上,所述的内支撑架(3)穿过多组框形支架(I)、其一端固定在支架(I)上,压边铡刀(2 )与内支撑架(3 )之间有间隙,通过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飞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瑞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5年03月27日 08:48
    通过追溯本词语的起源,从韩愈的《南山》到计六奇《明季北略·郑鄤始末》,循序渐进的讲述该词语的发展历程。也给与了词语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方法及词义的不同解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