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钒化工冶金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钒钛磁铁矿、钒渣、石煤等含钒原料传统的提钒方法为焙烧-水浸/酸浸法提钒,其中含钒原料钠化焙烧-水浸是提钒的主流方法。钠化焙烧工艺的基本原理是以Na2C03、似(:1、似2504等钠盐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焙烧(750-850°C )将含钒原料中低价态的钒转化为水溶性五价钒的钠盐,再对钠化焙烧产物直接水浸,得到含钒的浸取液,后加入铵盐制得多钒酸铵沉淀,经还原焙烧后获得钒的氧化物产品。钠化焙烧工艺钒回收率低,单次焙烧钒回收率为70%左右,经多次焙烧后钒的回收率也仅为80%,且需多次焙烧,能耗偏高;在焙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HClXl2等侵蚀性气体,后续氨沉过程会得到高盐度含氨氮废水,含氨氮废水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治理代价较高。为解决钠化焙烧过程存在的废气污染,及因钠盐熔点低而产生的炉料结块结圈等问题,钙化焙烧-酸浸提钒作为一种较清洁的提钒工艺,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方法是使用石灰、石灰石、白云石等石灰质原料替代钠盐添加剂进行钒渣高温焙烧,使钒转化为不溶于水的钒酸钙,再用稀酸浸出,浸出液中的钒用水解沉钒法或离子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钒原料焙烧后熟料碳铵溶液浸出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钒原料焙烧后熟料在碳铵溶液中浸出提钒,使钒以钒酸铵形式进入溶液,得到浸出渣和含钒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钒原料焙烧后熟料碳铵溶液浸出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钒原料焙烧后熟料在碳铵溶液中浸出提钒,使钒以钒酸铵形式进入溶液,得到浸出渣和含钒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钒原料为钒钛磁铁矿、石煤、钒渣或含钒催化剂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含钒催化剂可以为使用前的催化剂也可以为使用后无法再利用的催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为经空白焙烧、钙化焙烧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铵溶液指的是NH4YHCO3-/0H_、NH4VCO32VOH-或 NH47HC03_/C03270H-溶液,意即可以是 NH4HCO3 溶液、(NH4) 2C03 溶液、NH4HCO3与(NH4)2CO3的混合溶液、氨水与NH4HCO3的混合溶液、氨水与(NH4)2CO3的混合溶液、氨水与NH4HCO3及(NH4)2CO3的混合液,也可通过在氨水中通入CO2气体碳化后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铵溶液的浓度以溶液中各离子的摩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诗礼,杜浩,王少娜,张洋,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