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式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26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21
跨乘式电动车辆(1)具备:收容作为电动马达(5)的电源的电池(22)且配置于前轮(2)与后轮(3)之间的电池壳体(23)、以及在前端部可摇动地与车身框架(4)连接且在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后轮(3)的摇臂(16)。电动马达(5)配置于比电池壳体(23)靠近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后轮(3)靠近前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跨乘式电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ATV(AllTerrainVehicle,全地形车)和摩托车等的跨乘式的车辆、且通过由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行驶的跨乘式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正在开发将由储存于电池的电能所驱动的电动马达作为行驶动力源的跨乘式电动车辆。跨乘式电动车辆与以前的仅将内燃机作为行驶动力源的跨乘式车辆相比,需要搭载大重量的电池(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00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1,电池配置于电动马达的上方。在这种配置下为了使续航性能优先而将电池大型化时,会降低行驶安全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提供可以达成低重心化与续航性能的提高的跨乘式电动车辆为目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跨乘式电动车辆是通过由电动马达所产生的动力行驶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具备:收容作为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池且配置于前轮与后轮之间的电池壳体;以及在前端部可摇动地与车身框架连接,在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后轮的摇臂;所述电动马达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靠近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后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跨乘式电动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乘式电动车辆,是通过由电动马达所产生的动力行驶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具备:收容作为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池且配置于前轮与后轮之间的电池壳体;以及在前端部可摇动地与车身框架连接,在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后轮的摇臂;所述电动马达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靠近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后轮靠近前方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跨乘式电动车辆,是通过由电动马达所产生的动力行驶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具备:收容作为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池且配置于前轮与后轮之间的电池壳体;在前端部可摇动地与车身框架连接,在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持所述后轮的摇臂;以及使由所述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变速的变速机构;所述电动马达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靠近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后轮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变速机构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壳体靠近后方的位置,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变速机构在大致上下方向上排列,所述电动马达配置于比所述变速机构靠近上方的位置;还具备流着用于冷却所述电动马达的油的油通路,所述油通路的出口在所述变速机构的上方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配置于比作为所述摇臂的摇动中心的摇动轴靠近上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摇动轴靠近前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配置于比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入轴靠近后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收容部、以及收容所述变速机构的变速器收容部,所述马达收容部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变速器收容部的前端部靠近后方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义基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