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压互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IOkV线路中,供电压、电能测量和继电保护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户内电压互感器通常存在铁损大,产品数据不好,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会造成测量范围小,适用范围小,产品局放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本互感器结构简单,负荷容量大,性能更稳定。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包括绝缘壳体、一次侧和二次侧。其技术要点在于:一次侧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一次线圈。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均为一次接线端子,并设置在绝缘壳体表面。第一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的第一绕组上的第一屏蔽层一端连接,第一屏蔽层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的第一绕组,第一绕组绕设在骨架上。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的第二绕组上的第二屏蔽层一端连接,第二屏蔽层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的第二绕组,第二绕组绕设在骨架上。[0011 ] 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通过连接段绕组连接。二次侧包括二次线圈。二次线圈套设在环型铁芯上,环型铁芯上绕设有第三屏蔽层。第三屏蔽层位于环型铁芯和二次线圈之间。二次线圈通过弓丨线与二次接线端子对应连接。一次线圈套设在二次线圈上。一次线圈、二次线圈、环型铁芯、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和第三屏蔽层均位于绝缘壳体内部。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均为铜箔屏蔽层。铜箔屏蔽层厚度为0.1mm。第三屏蔽层为半导电皱纹纸层。二次接线端子外设有防窃电接线罩。绝缘壳体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绝缘壳体上表面一体设有多个伞形凸起。本技术适用于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包括绝缘壳体(4)、一次侧和二次侧;其特征在于:一次侧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2)和一次线圈(3);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2)均为一次接线端子,并设置在绝缘壳体(4)表面;第一接线端子(1)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3)的第一绕组上的第一屏蔽层(5)一端连接,第一屏蔽层(5)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3)的第一绕组,第一绕组绕设在骨架(6)上;第二接线端子(2)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3)的第二绕组上的第二屏蔽层一端连接,第二屏蔽层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3)的第二绕组,第二绕组绕设在骨架(6)上; 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通过连接段绕组连接;二次侧包括二次线圈(7);二次线圈(7)套设在环型铁芯(9)上,环型铁芯(9)上绕设有第三屏蔽层(8);第三屏蔽层(8)位于环型铁芯(9)和二次线圈(7)之间;二次线圈(7)通过引线与二次接线端子(13)对应连接;一次线圈(3)套设在二次线圈(7)上;一次线圈(3)、二次线圈(7)、环型铁芯(9)、第一屏蔽层(5)、第二屏蔽层和第三屏蔽层(8)均位于绝缘壳体(4)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内电压互感器,包括绝缘壳体(4)、一次侧和二次侧;其特征在于: 一次侧包括第一接线端子(I)、第二接线端子(2)和一次线圈(3);第一接线端子(I)、第二接线端子(2)均为一次接线端子,并设置在绝缘壳体(4)表面; 第一接线端子(I)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3 )的第一绕组上的第一屏蔽层(5 ) —端连接,第一屏蔽层(5)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3)的第一绕组,第一绕组绕设在骨架(6)上;第二接线端子(2)通过导线和绕设在一次线圈(3)的第二绕组上的第二屏蔽层一端连接,第二屏蔽层另一端连接一次线圈(3)的第二绕组,第二绕组绕设在骨架(6)上; 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通过连接段绕组连接; 二次侧包括二次线圈(7); 二次线圈(7)套设在环型铁芯(9)上,环型铁芯(9)上绕设有第三屏蔽层(8);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广君,柳全仁,隋国成,姜丽萍,李国强,吴秀娟,修德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广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