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TO-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对称,且散热器中间部分是与TO-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包括若干锯齿状鳍片,左右两侧的锯齿状鳍片对称分布;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3-6mm,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为1:6:12;左侧至少有一个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O-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右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O-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二安装孔。本散热器具有体积小但散热面积大、吸收发热物体散发热量快、热流动的传递阻力小、散热器散发热量快,保证散热的同时减少占用PCB板上占用的面积,直接降低材料上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T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Τ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主要应用于各类开关电源、小家电或在有强制对流的电磁类家电领域,特别是制冷电源、酒柜电源、饭煲类、电磁类的小家电。
技术介绍
现有散热器存在状况:首先,其设计没有考虑其实际与发热物体配合的情况,所设计出来的散热片的应用过于广泛,这样存在的问题是散热片因在配合上的设计与发热物体没有达到最佳的结合导致散热片与发热物体发生定位不准需要借助工装或手动进行二次定位,从而增加了人力物力上的成本。再而是,没有考虑到吸热与放热间的平衡性,同样的单位重量的散热体因在结构上设计的不同,对散热体的吸热,热对流、放热都会不同,这样对同样单位重量的散热体应用的范围有所限制,大大造成材料上面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Τ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该散热器无论是在安装配合、还是在外形结构上都适合带Τ0-220封装三极管各类控制器产品上的使用;在特定模块工作电流的情况下,同时也适用于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的Τ0-220封装三极管的专用散热体。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种Τ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对称,且散热器中间部分是与Τ0-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包括若干锯齿状鳍片,左右两侧的锯齿状鳍片对称分布;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3-6mm,所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为1:6:12 ;所述左侧至少有一个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0-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右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0-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锯齿状鳍片是带有锥度的锯齿状鳍片。所述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4mm。因为散热器左右两侧呈对称设计,这样使得散热物体的热气与气流方向均匀一致,不会因气流面形成涡流而造成热气的滞留,所以能够迅速的吸取发热物体产生的热量直接引起散热器与散热物体热量交换,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等,到达一个恒温状态。中间部分是与T0-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则能实现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的效果,彻底解决在散热器与T0-220封装三极管装配时发生的偏移问题。散热器叶片呈带锥度锯齿状鳍片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能增大其散热面积的同时能够使热量由流动的气流顺利带走而散发,以最快的速度将热量散发。上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是结合T0-220封装三极管整体外形比例,能够实现从“放热一吸热一散热”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是最好的一个比例,并且该散热器外形设计比例能更有效的减少其在控制板的上占用的面积。叶片间距设计为3_6mm,其作用是作为流动风道,使空气必须在这间距的风道通过,让所有流动的空气参与到散热器的散热。两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计引脚的安装孔,该设计方式便于自流对流的立式安装。本技术的散热器采用的出模方式是挤压模,这样不但能保证型材不会发生扭曲变形,而且能有效的保证发热物体安装面的整体平面间隙。在实际使用中,选择合适、性能优秀的散热器,不仅与散热器的设计结构、大小有关,而且和使用的环境条件因素有关;其性能应满足三个要求:吸收发热物体散发热量快、热流动的传递阻力小、散热器散发热量快;散热效果主要取决于散热叶片与安装发热物体接触部分吸热底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散热体具有体积小但散热面积大、吸收发热物体散发热量快、热流动的传递阻力小、散热器散发热量快;直接降低材料与生产的成本。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类开关电源、小家电或在有强制对流的电磁类家电领域,特别是制冷电源、酒柜电源、饭煲类、电磁类的小家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散热体的主视图(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T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对称,且散热器中间部分是与T0-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包括若干带有锥度的锯齿状鳍片,左右两侧的锯齿状鳍片对称分布;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4mm,所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为1:6:12 ;所述左侧至少有一个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0-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右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0-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二安装孔。如图1所示,因为散热器左右两侧呈对称设计,这样使得散热物体的热气与气流方向均匀一致,不会因气流面形成涡流而造成热气的滞留,所以能够迅速的吸取发热物体产生的热量直接引起散热器与散热物体热量交换,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等,到达一个恒温状态。中间部分是与T0-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则能实现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的效果,彻底解决在散热器与T0-220封装三极管装配时发生的偏移问题。散热器叶片呈带锥度锯齿状鳍片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能增大其散热面积的同时能够使热量由流动的气流顺利带走而散发,以最快的速度将热量散发。上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是结合T0-220封装三极管整体外形比例,能够实现从“放热一吸热一散热”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是最好的一个比例,并且该散热器外形设计比例能更有效的减少其在控制板的上占用的面积。叶片间距设计为3_6mm,其作用是作为流动风道,使空气必须在这间距的风道通过,让所有流动的空气参与到散热器的散热。两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计引脚的安装孔,该设计方式便于自流对流的立式安装。本技术的散热器采用的出模方式是挤压模,这样不但能保证型材不会发生扭曲变形,而且能有效的保证发热物体安装面的整体平面间隙。本技术的散热体具有体积小但散热面积大、吸收发热物体散发热量快、热流动的传递阻力小、散热器散发热量快,保证散热的同时减少占用PCB板上占用的面积,直接降低材料上成本,由于呈与T0-220封装三极管配合装置设计,所以大大能减少需要工装模具辅助与人工手动辅助的各类生产上的成本。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类开关电源、小家电或在有强制对流的电磁类家电领域,特别是制冷电源、酒柜电源、饭煲类、电磁类的小家电。以上所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O‑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对称,且散热器中间部分是与TO‑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包括若干锯齿状鳍片,左右两侧的锯齿状鳍片对称分布;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3‑6mm,所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为1:6:12;所述左侧至少有一个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O‑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右侧的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于安装TO‑220封装三极管引脚的第二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0-220封装三极管专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对称,且散热器中间部分是与Τ0-220封装三极管安装配合的凹状;所述散热器左右两侧的叶片包括若干锯齿状鳍片,左右两侧的锯齿状鳍片对称分布;各锯齿状鳍片间的间距为3-6mm,所述散热器的厚度:高度:宽度比为1:6:12 ;所述左侧至少有一个锯齿状鳍片间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黄祖好,陈田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