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687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属于电压机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吸热板和下吸热板,在上吸热板和下吸热板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柱;所述上吸热板的厚度H为5‑10cm;所述下吸热板的厚度h为5‑1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用于电压机热盘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压机在压完板材后,热盘需要从190摄氏度的高温将至140摄氏度的待机温度。传统的降温方法是采用吹气冷却的方式,通过吹冷气的方式带走热盘的热量,效率低下,此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电压机待机时间长,导致产能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吸热板和下吸热板,在上吸热板和下吸热板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柱;所述上吸热板的厚度H为5-10cm;所述下吸热板的厚度h为5-10cm。上述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中,上吸热板和下吸热板之间的间距D为8-15cm。上述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中,在上吸热板下端面中部分布有若干第一散热柱。上述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中,在下吸热板上端面中部分布有若干第二散热柱。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上吸热板1吸收电压机热盘上的热量,吸热后将上吸热板1进行过水冷却即可,实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采用本技术能够大量缩短电压机热盘的散热时间,从190摄氏度将至140摄氏度只需要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日产量增加500-600平方米,每月可节约60万元左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上吸热板1、下吸热板2、支撑柱3、第一散热柱4、第二散热柱5。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在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柱3;所述上吸热板1的厚度H为5-10cm;所述下吸热板2的厚度h为5-10cm。采用这种结构,本散热装置可以正立放置,也可以倒立放置,正立放置时,上吸热板1吸收电压机热盘的热量,倒立放置时,下吸热板2吸收电压机热盘的热量,达到热盘快速降温的效果。上吸热板1或下吸热板2吸热后,将本散热装置取出,通过喷淋冷水的方式进行降温,降温速度快。优选的,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之间的间距D为8-15cm。优选的,在上吸热板1下端面中部分布有若干第一散热柱4。在下吸热板2上端面中部分布有若干第二散热柱5。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加上、下吸热板1,2的散热效果。电压机压完板后,热盘的温度高达190摄氏度,将本技术放置入热盘下侧,调节热盘高度使热盘与上吸热板1接触,即可将热盘上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上吸热板1上,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在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柱(3);所述上吸热板(1)的厚度H为5‑10cm;所述下吸热板(2)的厚度h为5‑1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在上吸热板(1)和下吸热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柱(3);所述上吸热板(1)的厚度H为5-10cm;所述下吸热板(2)的厚度h为5-1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机专用快速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荣新陈世金王平张伟东邓宏喜徐缓
申请(专利权)人: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