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621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外壳,该外壳是以铁芯背部、齿、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以及保护部件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成型品。保护部件具有被金属端子贯通的盖部。并且,保护部件或者绝缘件具有在金属端子的周围的一部分沿轴向延伸的柱部。在盖部与绝缘件之间且比柱部靠金属端子侧的位置存在有连接空间,在所述连接空间配置有金属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连接部位。从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穿过设置于柱部的开口而到达连接空间。由此,能够防止导线被夹在绝缘件与保护部件之间。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保护部件错位和因保护部件错位而导致外壳成型不良。并且,还能够防止导线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由树脂制成的机壳,在机壳的内部埋入有定子,并且转子配置在该机壳的内侧。这样的马达在定子的防水性、马达驱动时相对于定子的振动的防振性以及防音性方面性能优越。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14112号公报中记载了以往的马达。在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14112号公报的马达中,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的绕组终端电连接的端子引脚利用树脂模制而成型为一体(权利要求1、0025段)。端子引脚的端部从被树脂模制的定子露出。并且,端子引脚的端部与印刷基板连接(0026段、图2)。【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141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78804号公报如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14112号公报所记载的马达那样,定子通过利用树脂埋入而一体成型,并且,定子以及电路板利用端子引脚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端子引脚的一部分需要从树脂露出。此时,如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78804号公报中的图8所示的那样,可以考虑使用覆盖端子引脚的一部分以及绕组终端且被树脂成型模具按压的保护部件的结构。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防止在树脂成型时树脂漏出以及绕组终端断线。然而,在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78804号公报的图8所示的结构中,存在有如下担忧:在从定子绕组朝向保护部件内的端子引脚的导线的路径上,导线有可能被夹在保护部件与绝缘件之间。若导线被夹在保护部件与绝缘件之间,则导致保护部件错位或者伴随保护部件的错位而导致树脂成型模具错位。其结果是,有可能产生定子成型不良。并且,由于导线被夹在保护部件与绝缘件之间,因此也有可能出现导线断裂的情况。在日本公开公报第特开2000-078804号公报中没有公开解决该课题的具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导线被夹在绝缘件与保护部件之间的马达。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专利技术的马达具有静止部和被支承为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部。静止部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多个齿、由树脂制成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外壳以及由树脂制成的保护部件。铁芯背部以包围中心轴线的方式配置。多个齿从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或者径向外侧突出。绝缘件具有第一绝缘部、第二绝缘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突出部。第一绝缘部覆盖齿的轴向的两端面以及周向的两个面。第二绝缘部覆盖铁芯背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三绝缘部覆盖铁芯背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突出部从第二绝缘部朝向上方突出。线圈由隔着第一绝缘部卷绕于齿的导线构成。金属端子安装于突出部并且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突出部靠上侧的位置,所述金属端子与导线的端部电连接。保护部件覆盖金属端子的一部分。外壳为将铁芯背部、齿、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以及保护部件作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成型品。保护部件具有被金属端子沿轴向贯通的盖部。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盖部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马达的特征在于,保护部件或者绝缘件具有柱部,该柱部位于比盖部靠下侧的位置且在金属端子的周围的一部分沿轴向延伸。在盖部与绝缘件之间且比柱部靠金属端子侧的位置存在有配置有连接空间,在所述连接空间配置有金属端子与导线的连接部位。柱部具有开口。导线穿过开口而到达连接空间。开口至少比导线的截面大。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专利技术,能够将导线穿过开口插入到连接空间。由此,能够防止导线被夹在绝缘件与保护部件之间。因此,能够防止保护部件的错位和因保护部件的错位而产生的外壳成型不良。并且也能够防止导线断裂。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上部、金属端子以及保护部件的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金属端子以及保护部件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金属端子以及保护部件的局部俯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件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在嵌件成型时的剖视图。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铁芯的上部、绝缘件、金属端子、保护部件以及导线的图。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以及导线的局部俯视图。图1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以及导线的局部俯视图。图1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以及导线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绝缘件以保护部件侧为上侧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对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达在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A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后述定子21A的上部、金属端子214A以及保护部件215A的图。如图1所示,马达1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A具有定子21A、外壳22A、金属端子214A以及保护部件215A。定子21A具有定子铁芯211A、绝缘件212A以及线圈213A。定子铁芯211A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41A和多个齿42A。铁芯背部41A以包围中心轴线9A的方式配置。多个齿42A从铁芯背部41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铁芯背部41A与中心轴线9A大致同轴地配置。绝缘件212A具有第一绝缘部51A、第二绝缘部52A、第三绝缘部53A、突出部54A以及引导突起55A。绝缘件212A为由树脂制成的部件。第一绝缘部51A覆盖齿42A的轴向的两端面以周向的两个面。线圈213A由隔着第一绝缘部51A卷绕于齿42A的导线70A构成。第二绝缘部52A覆盖铁芯背部41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三绝缘部53A覆盖铁芯背部41A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突出部54A从第二绝缘部52A朝向上方突出。引导突起55A从突出部54A的侧面突出。金属端子214A为上下延伸的柱状的导体。金属端子214A的下端部安装于突出部54A。金属端子214A的上端部位于比突出部54A靠上侧的位置。并且,金属端子214A与导线70A的端部电连接。保护部件215A为覆盖金属端子214A的一部分的由树脂制成的部件。保护部件215A具有盖部61A和从盖部61A朝向下侧延伸的柱部62A。如图2所示,盖部61A套在金属端子214A上,且被金属端子214A沿轴向贯通。因此,金属端子214A的上端部位于比盖部61A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柱部62A位于比盖部61A靠下侧的位置,且在金属端子214A的周围的一部分沿轴向延伸。另外,本申请中的“柱部”是在为优先权的基础的专利申请2013-0287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被支承为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多个齿、由树脂制成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外壳以及由树脂制成的保护部件,所述铁芯背部以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齿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或者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一绝缘部、第二绝缘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突出部,所述第一绝缘部覆盖所述齿的轴向的两端面以及周向的两个面,所述第二绝缘部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绝缘部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绝缘部朝向上方突出,所述线圈由隔着所述第一绝缘部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所述金属端子安装于所述突出部,且所述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突出部靠上侧的位置,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连接,所述保护部件覆盖所述金属端子的一部分,所述外壳为将所述铁芯背部、所述齿、所述绝缘件、所述线圈、所述金属端子以及所述保护部件作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成型品,所述保护部件包括被所述金属端子沿轴向贯通的盖部,所述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盖部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或者所述绝缘件具有柱部,该柱部位于比所述盖部靠下侧的位置且在所述金属端子的周围的一部分沿轴向延伸,在所述盖部与所述绝缘件之间且比所述柱部靠所述金属端子侧的位置存在有连接空间,在所述连接空间配置有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导线的连接部位,所述柱部具有开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连接空间,所述开口至少比所述导线的截面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8 JP 2013-028702;2013.10.17 JP 2013-216401.一种马达,其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被支承为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多个齿、由树脂制成的绝缘件、线圈、金属端子、外壳以及由树脂制成的保护部件,所述铁芯背部以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齿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或者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一绝缘部、第二绝缘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突出部,所述第一绝缘部覆盖所述齿的轴向的两端面以及周向的两个面,所述第二绝缘部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绝缘部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绝缘部朝向上方突出,所述线圈由隔着所述第一绝缘部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所述金属端子安装于所述突出部,且所述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突出部靠上侧的位置,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连接,所述保护部件覆盖所述金属端子的一部分,所述外壳为将所述铁芯背部、所述齿、所述绝缘件、所述线圈、所述金属端子以及所述保护部件作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成型品,所述保护部件包括被所述金属端子沿轴向贯通的盖部,所述金属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所述盖部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或者所述绝缘件具有柱部,该柱部位于比所述盖部靠下侧的位置且在所述金属端子的周围的一部分沿轴向延伸,在所述盖部与所述绝缘件之间且比所述柱部靠所述金属端子侧的位置存在有连接空间,在所述连接空间配置有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导线的连接部位,所述柱部具有开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连接空间,所述开口至少比所述导线的截面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以从所述中心轴线至所述金属端子的距离为半径的圆筒面,所述开口位于与所述线圈相反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具有供所述金属端子贯通的贯通孔,所述保护部件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面包围所述金属端子整周。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外壳的表面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具有所述柱部,所述柱部从所述盖部的下表面朝向下侧延伸,所述柱部的下端部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接触,所述开口为由所述突出部、所述盖部以及所述柱部围成的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所述突出部具有:突出部主体,其用于安装所述金属端子;以及所述柱部,其从所述突出部主体进一步朝向上方突出,所述突出部主体的上表面比所述柱部的上表面低,所述柱部的上端部与所述保护部件接触,所述开口为由所述保护部件、所述突出部主体以及所述柱部围成的空隙。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引导突起,所述导线从所述引导突起的下方沿所述引导突起朝上改变方向,并且穿过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连接空间,在所述连接空间内与所述金属端子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突起位于比所述开口靠下侧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突起的靠导线侧的面的周向位置与所述开口的周向位置至少局部重叠,或者所述引导突起的表面中的与所述导线接触的部分的周向位置与所述开口的周向位置至少局部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突起从所述突出部的径向内侧的面以及径向外侧的面中的与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将孝石川将之前野彰利川岛丈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