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驱动单元中,能够有效利用空间。驱动单元(50)具有电机(60)。电机(60)包含转子(72)、输出轴(74)以及输出齿轮(76)。输出轴(74)与转子(72)一起旋转,并相对于曲轴(54)的中心轴线(L1)平行地延伸。输出齿轮(76)被配置于输出轴(74)。多个轴承(78L,78R)将输出轴(74)以能够绕输出轴(74)的中心轴线(L2)旋转的方式支承。多个轴承(78L,78R)包含被配置于在曲轴(54)的轴向上与第二传递齿轮(86)相同的位置的第一轴承(78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驱动单元以及具有该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发展出了通过电机的驱动力辅助骑车者蹬踏板的力(以下称为踏力)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具有用于辅助踏力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例如被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114851号公报公开。在上述公报中,驱动单元具备旋转部件。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被设置在与踏板曲轴相同的轴线上。旋转部件连结输入驱动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与旋转部件相比在车身的后方配置电机。电机和旋转部件经由齿轮减速器连结。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公报中,电机输出轴通过多个轴承以能够绕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为了配置轴承需要确保空间。因此,由于配置轴承的场所的缘故,难以在轴承附近确保用于配置其他部件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在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驱动单元中更为有效地利用空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有上述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自行车。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被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曲轴、电机以及传递轴。传递轴相对于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电机包含转子、输出轴以及输出齿轮。输出轴与转子一起旋转,并相对于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输出齿轮被配置于输出轴。驱动单元还具有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被驱动齿轮以及多个轴承。第一传递齿轮被配置于传递轴,与输出齿轮啮合具有比输出齿轮多的齿。第二传递齿轮被配置于传递轴。被驱动齿轮被配置于曲轴,与第二传递齿轮啮合,并具有比第二传递齿轮多的齿。多个轴承将输出轴以能够绕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多个轴承包含被配置于在曲轴的轴向上与第二传递齿轮相同的位置的第一轴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具体地,当第一轴承在输出轴的轴向上相对于输出齿轮被配置于与转子相反侧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一轴承从转子分离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轴承和转子之间的空间。另外,当第一轴承在输出轴的轴向上相对于转子被配置于与输出齿轮相反侧的情况下,作为从电机至被驱动齿轮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不仅可利用与转子相比靠输出齿轮侧的空间,也能够利用相对于转子而言与输出齿轮相反侧的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简要结构的右侧视图;图2是示出驱动单元的简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示出拆卸了第二壳体部的状态的驱动单元的右侧视图;图4是示出输出轴、转子以及轴承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图5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纵向截面图;图6是示出曲轴的旋转中心、输出轴的旋转中心以及传递轴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关系的右侧视图;图7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纵向截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基板的右侧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区域的右侧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区域和第二壳体部的关系的纵向截面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右侧视图;图12是示出间隔壁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间隔壁的立体图,是示出从与图12不同的方向观察的间隔壁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从图3所示的驱动单元拆卸下被驱动齿轮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15是示出应用例涉及的驱动单元的简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以及电动助力自行车进行说明。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不再重复对该部件的说明。另外,各图中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并不是忠实地表现实际的构成部件的尺寸以及各构成部件的尺寸比例等。此夕卜,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后方、左方以及右方表示落座于鞍座18、并且从握车把16的状态的骑车者观察的前方、后方、左方以及右方。[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整体构成]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助力自行车10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电动助力自行车10的简要结构的右侧视图。电动助力自行车10包括车身框架12、前轮14F、后轮14R、车把16、鞍座18以及驱动单元50。车身框架12包含头管12A、主框架12B、下框架12C、座框架12D、一对链撑12E、12E、一对座撑12F、12F以及支架12G。头管12A被配置在电动助力自行车10的前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柱20被旋转自如地插入到头管12A中。在柱20的上端固定车把16。在柱20的下端固定前叉22。前轮14F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前叉22的下端。主框架12B被配置在头管12A的后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主框架12B的前端与头管12A的上端部连接。主框架12B的后端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座框架12D的上端部连接。下框架12C被配置在头管12A的后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下框架12C被配置在主框架12B的下方。下框架12C的前端与头管12A连接。下框架12C的后端与座框架12D的下端连接。在座框架12D中被插入座管24。座管24的上端安装鞍座18。一对链撑12E、12E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在一对链撑12E、12E之间配置后轮14R。各链撑12E的前端与座框架12D的下端连接。后轮14R可旋转地被安装在各链撑12E的后端。在后轮14R的右侧配置从动链轮26。从动链轮26经由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与后轮14R连结。一对座撑12F、12F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各座撑12F的前端与座框架12D的上端部连接。比后轮14R靠右侧配置的座撑12F的后端与比后轮14R靠右侧配置的链撑12E的后端连接。比后轮14R靠左侧配置的座撑12F的后端与比后轮14R靠左侧配置的链撑12E的后端连接。在鞍座18的后方配置车支架28。车支架28被安装于一对座撑12F、12F。在车支架28中配置电池单元30。电池单元30向驱动单元50的电机60(参照图2)供给电力。电池单元30具有电池以及控制部。电池是能够充放电的充电电池。控制部对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并监视电池的输出电流以及剩余电量等。支架12G覆盖下框架12C的后端、座框架D的下端以及各链撑12E的前端。支架12G通过多个紧固金属件(未图示)固定驱动单元50。关于驱动单元50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在驱动单元50所具有的驱动链轮58以及从动链轮26上缠卷无端状的的链条32。在驱动单元50具有的曲轴54的轴向一端安装曲轴臂34R的一端部,在轴向另一端安装曲轴臂34L的一端部。曲轴臂34R的另一端部安装踏板36R,曲轴臂34L的另一端部安装踏板36L。[驱动单元]参照图2对驱动单元50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驱动单元50的简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驱动单元50包括壳体52、曲轴54、旋转部件56、驱动链轮58、电机60以及减速机构62。[壳体]壳体52包含第一壳体部52L以及第二壳体部52R。第一壳体部52L以及第二壳体部52R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金属材料例如是铝合金。第一壳体部52L和第二壳体部52R从左右方向被组装在一起,通过多个紧固金属件66而被相互固定。壳体52通过多个紧固金属件(未图示)被安装到支架12G。下面对壳体52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第一壳体部52A具有重合面53A。第二壳体部52B具有重合面53B。重合面53A以及重合面53B是分别相对于曲轴54的轴向垂直的面。在第一壳体部52A和第二壳体部52B被组装的状态下,重合面53A和重合面53B重合。即,第一壳体部52A和第二壳体部52B在曲轴54的轴向重合。[曲轴]曲轴54被配置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单元,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曲轴;电机;以及传递轴,所述传递轴相对于所述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所述电机包含:转子;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并相对于所述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以及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被配置于所述输出轴,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传递齿轮,所述第一传递齿轮被配置于所述传递轴,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并具有比所述输出齿轮多的齿;第二传递齿轮,所述第二传递齿轮被配置于所述传递轴;被驱动齿轮,所述被驱动齿轮被配置于所述曲轴,与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啮合,并具有比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多的齿;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以能够绕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轴承包含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被配置于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二传递齿轮相同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17 JP 2012-275111;2013.03.29 JP 2013-072461.一种驱动单元,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曲轴; 电机;以及 传递轴,所述传递轴相对于所述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 所述电机包含: 转子;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并相对于所述曲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以及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被配置于所述输出轴, 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 第一传递齿轮,所述第一传递齿轮被配置于所述传递轴,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并具有比所述输出齿轮多的齿; 第二传递齿轮,所述第二传递齿轮被配置于所述传递轴; 被驱动齿轮,所述被驱 动齿轮被配置于所述曲轴,与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啮合,并具有比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多的齿; 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以能够绕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 所述多个轴承包含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被配置于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二传递齿轮相同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轴承被配置于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与所述被驱动齿轮相同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轴承是在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输出齿轮被配置于与所述转子相反侧的轴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输出轴的轴向长度的中心比所述转子更靠近所述第一轴承。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记尉,吉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