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特别是信用卡、身份证、银行卡等。该卡包括多个层压的层(10、11),在这些层之间埋入带有凸纹结构、特别是全息摄影的衍射结构的防伪元件(2)。材料应该这样选择:使带有凸纹结构的防伪元件(2)的层(21)的软化温度比卡的之间层压有防伪元件(2)的那些层的软化温度高。这可允许用传统层压方法来制造多层的层压卡,而不会使所产生的压力和温度对凸纹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特殊的材料组合,特别是制造带有凸纹结构(2)的层(21)的适当材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带衍射结构,特别是全息摄影的凸纹结构的防伪元件的一种多层卡,特别是信用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另外还涉及该卡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将卡,特别是银行卡、信用卡或身份证配装上呈全盘图、电影图等形式的防伪元件是众所周知的。该防伪元件具有非常特殊的光学效果,这些效果取决于观看的角度,并且不需工具就可用肉眼观察到,而生产该防伪元件的工艺却相当复杂。这种带有确定的光学效果的防伪元件的存在可看作是一种真实性的标志,即有这种防伪元件存在,卡就是真的。通常,将具有衍射结构的防伪元件粘接在卡的外表面上。如果如在德国公开专利3308831号中所述那样,利用所谓热压印方法来粘接。则在将防伪元件粘接在卡上之后,不破坏是不能将防伪元件从卡上清除的。这样就排除了将一个真的防伪元件从(例如)一张过期的卡上转移至一张伪造的新卡上的可能性。然而,缺点是因为这些元件固有的不稳定性,而太薄且对机械作用非常敏感。通常,这种元件在卡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快,即磨损会损坏卡的层的结构,使由衍射结构产生的特殊光学效果丧失。虽然卡上的全息图、电影图等的防伪价值较高,但这种防伪元件并不是非常适合长期使用的卡-例如个人身份证、护照、驾驶执照等。为了避免机械磨损,曾作过各种努力,将带有衍射结构的防伪元件埋入卡的内部。然而,已经证实,通常的全息图、电影图等会被在层压过程中的热和压力的作用完全破坏,或者使质量受到严重损害,以致不能再用。因此,建议在层压过程中,对埋入衍射结构的卡区域的处理比没有衍射结构的卡区域的处理更温和些。根据该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将这些区域暴露于不太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层压压力之下。然而,如EP0013557所述,这些措施几乎不能减小防伪元件的损坏程度。相反,卡上应力较小的区域上的薄膜粘接较差,这点肉眼即可看出,并且由于弯曲应力作用的结果,会导致这些区域上的卡的各层裂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埋入的凸纹结构的多层的层压卡,该卡生产成本较低,并可用传统的层压方法生产,可以更好地承受通常使用卡时的应力。这个目的可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达到。具体实施例则来自于从属权利要求。因此,要选择软化温度相差较大的各种材料来制造具有凸纹结构的层和要层压的卡层。由于防伪元件的凸纹结构用本质上软化温度较高的或在制造凸纹结构后至少处在高软化温度状态的材料(塑料或漆)制成;并且由于层压该卡所用的薄膜的软化温度较低,因此可以保证埋入该卡的薄膜之间的防伪元件的凸纹结构不会或至少不会严重地受到在层压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必需这样选择制造卡薄膜和凸纹结构的材料,即,使得层压过程中的相应的软化温度相差较大。制造层压卡的薄膜的材料为软化温度本质上较低的热塑性塑料。用于制造凸纹结构的材料可以是软化温度较高的塑料、漆等,特别是热固性塑料或固化漆等。特别是,交联材料(如,固化漆)尤其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当使用聚碳酸酯(PC)、聚酯(PET-A非晶体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盐)或聚氯乙烯(PVC)制的覆盖膜时,制造防伪元件的特别合适的材料是交联的反应漆或结晶的聚酯。适当的交联反应漆具体地是辐射固化的漆(下文称为“反应漆”)。已证实,特别适合的是使用原子团和阳离子固化(尤其是紫外线辐射固化)的漆和蓝光固化的漆。通过压印在热塑料性塑料中或压印在还没有交联、或只是部分地预交联的热固性塑料和漆中,可以将精细的凸纹结构结合到上述凸纹结构材料中。这样做的成本不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带有凸纹结构的防伪元件结合到要层压的卡中。例如,可将凸纹结构冷或热压印在热塑性塑料或还没有最后交联的热固性塑料层中。然后,将带有或不带有真空喷镀金属的压印的塑料层转移或粘接在卡的薄膜上。另一方面,可将凸纹结构压印在转移薄膜或支承层上的还没有交联的漆层中。在固化后,可用(例如)热模压方法,将所述漆层转移至要层压的卡的薄膜上,在该凸纹结构上可以带有或没有转移薄膜,以及带有或没有用蒸气沉积法形成的金属层。用交联漆制成的转移薄膜或支承层也可以用要层压的卡的薄膜本身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包含衍射结构的漆层与支承层或转移层一起与卡结构作成一个整体。上述将凸纹结构压印在漆层中和将该漆层转移至包括上述特殊的反应漆的一个基片中的方法,在EP 0684908 B1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引入该专利供参考。然而,EP 0684908 B1涉及的是全息图结构在纸基片(例如纸币)表面上的应用。现在,令人惊奇地发现,这里所述方法和漆也可以以相应的方式用于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埋入的全息图结构的多层卡。试验表明,上述材料的组合使得可以利用传统的层压方法来埋入防伪元件。由于制造防伪元件的塑料材料的软化温度较高,因此,防伪元件上的微小凸纹结构大部分没有被损坏。如果用于制造卡结构的薄膜在层压过程中有较强的“流动”趋势,则作为厚度小于5微米的薄的漆层的防伪元件,在层压过程以后有微小裂纹,这仍会影响卡的外观。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防伪元件与支承薄膜埋在一起。只要防伪元件与支承薄膜一起的厚度达到至少为10微米,则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这些现象(微小裂纹)。只要包括支承层的防伪元件的厚度不超过大约30微米,则不需采取其他措施就可使得防伪元件与通常的卡结构作成一个整体。如果不管什么理由,包括支承层的防伪元件设计得较厚,例如厚度达到100微米或更大,则在防伪元件加在卡结构的地方必需考虑设置相应的间隙、凹处、或窗口等。然而,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如果该支承层是卡结构的整个面积上的薄膜,则不需要这些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层的厚度可以比100微米厚。相反,如果具有衍射结构的层只在支承层的部分区域上设置,则该层的厚度不应超过10微米。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整个面积上都设有支承层和衍射结构层,只是在需要光学衍射效果的区域才带有反射金属层,或者在没有衍射结构的区域上套印不透明的油墨,或用不透明的油墨覆盖。对于专家清楚的是,为了得到总的光学效果均匀的印象,防伪元件和卡结构的邻接的层之间的粘接必需良好。使单个的层互相仔细地协调就可以做到这点。如果将在层压复合物中彼此不容易粘接的薄膜、漆或印刷油墨综合起来,则应该在这些层之间加入与两种材料都粘接良好的附加粘接剂层。这种粘接剂专家是所知道的。如果使用整个面积的支承层,则该层也可作为载有卡的双面印刷图像的一个镶嵌层使用。如果支承层为透明的设计,则为了得到带有一个可看见带有光学衍射结构的防伪元件的透明窗口的普通卡的光学特性,可以一方面均匀地印刷部分区域,另一方面让部分区域不印刷。如果防伪元件有一个金属反射层,则该层可从两个侧面看见,但不能通过卡的“窗口”看见。如果希望有这种效果,则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省去该金属反射层。如果在金属层上只有字符、图案等形式的中断,则由于这些中断可以用透射的光来检查,因此可得到附加的防伪作用。这时,在整个窗口上的衍射效果可在确定的观察角度上来检查。如果使用均匀一致的不透明支承层,则可在卡的同一个区域中任意地在支承层的两侧面上设置衍射结构。这些衍射结构同样可从两侧面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侧面上的光学衍射效果不同,例如,可以具有不同的全息摄影信息。如果整个面积的衍射结构设置在透明的支承层上并且从两个侧面套印有不同配置的窗口区域,则衍射结构的特定区域只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而其他区域只能从另一侧面看到。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1),特别是信用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它包括多个层压的层(10,11),在这些层压的层之间埋入带有凸纹结构、特别是全息摄影的衍射结构的防伪元件(2);其特征在于,该凸纹结构作在防伪元件(2)的塑料层或漆层(21)上,该塑料层或漆层的软化温度比卡(1)的之间埋有防伪元件(2)的层(10、11)的软化温度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凯勒,冈特恩德雷斯,曼弗雷德恩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