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33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包括主动调角器、被动调角器和联动杆;所述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分别设置在联动杆的两端,所述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关于联动杆对称设置;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均包括上板组件、下板组件、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和盘簧;核心件组件位于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盘簧与下板组件相连;所述核心件组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转动角度可调;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均与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内的核心件组件相连;主动调角器还包括手柄和手柄轴;手柄轴设置在核心件组件内,手柄固定在手柄轴上的圆柱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主机厂对汽车座椅调角器的技术要求如承载强度、工艺结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通用性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内各大汽车座椅企业都在研究开发不同结构的汽车座椅调角器。传统的多样化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将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有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装置,常见的有二大类。一是大、小齿板外啮合开放式汽车座椅调角器,二是内啮合盘式汽车座椅调角器,后者因其承载能力大、调节功能好、通用性强等优点,大有全面取代前者之趋势。一般单个汽车座椅调角器的核心装置主要由圆盘、回位簧、小齿板、凸轮、拨板、齿盘和壳体组成。目前国内也有生产汽车座椅内哨合盘式调角器,但其核心装置存在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性能差、成本高的问题;均还有提升及改善的空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有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装置,因存在结构间隙大,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性能差等缺陷。奇瑞开发的S1500车型上所能适用的汽车座椅靠背调角器的特殊要求:要求汽车座椅靠背调角器的承载能力要大,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要方便,安全系数高,汽车座椅靠背调角器的安装尺寸需符合S1500车型的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点,提供一种静载荷强度好、结构合理、性能好、成本低、承载能力大的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平台化汽车座椅调角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角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包括主动调角器、被动调角器和联动杆;所述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分别设置在联动杆的两端,所述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关于联动杆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均包括上板组件、下板组件、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和盘簧;所述核心件组件位于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盘簧与下板组件相连;所述核心件组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转动角度可调;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均与主动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内的核心件组件相连;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六个圆盘定位凸台;其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有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所述六个圆盘定位凸台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上板组件包括上板、盘簧外支架和靠背簧支架,所述上板上开有供手柄轴一端穿过的上板通孔,所述的上板通孔周围开有与核心件组件内的六个圆盘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六个上板圆孔;所述的上板上设有两个上板圆孔,所述的盘簧外支架一端设置外钩卡槽,另一端设置与上板圆孔相配合的盘簧外支架凸台;所述的上板上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靠背簧支架上的面穿入上板上矩形孔中;所述下板组件下板、盘簧内支架、罩壳支架,所述下板上开有下板通孔,所述的下板通孔边沿设置与核心元件上的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相配合的下板凸台槽,所述下板的端部设有两个限位凸柱;所述的盘簧内支架底端是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所述的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固定在下板上的下板通孔一侧,所述的盘簧内支架呈圆弧状,圆弧状两端设置有支脚和盘簧内钩卡槽;所述罩壳支架固定在下板上,并使得罩壳支架上的罩壳支架安装孔与下板上的下板罩壳支架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的盘簧的外钩与外钩卡槽配合安装,内钩与内钩卡槽配合安装;其中,所述主动调角器还包括手柄和手柄轴;所述手柄轴设置在核心件组件内,手柄固定在手柄轴上的圆柱上;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为半圆端,另一端为方头端;所述半圆端与主动调角器内的手柄轴上的连接柱相连;所述方头端与被动调角器内的核心件组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件组件包括圆盘、扭簧、拨盘、圆齿盘和包壳、小齿板和凸轮;圆盘和圆齿盘套装在一起,其中间有一空腔;扭簧、小齿板、凸轮和拨盘均组装在上述空腔中;包壳套装在圆盘和圆齿盘外围;圆盘外侧面上设有六个圆盘定位凸台,圆齿盘外侧面上设有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圆齿盘内圈设置有圆齿盘内齿圈;圆盘的圆盘内圆柱面与圆齿盘的圆齿盘外圆滑动配合安装;圆盘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三个圆盘凸台,各相邻两圆盘凸台之间设置有圆盘凸台导向槽;圆盘中间为中央沉台;圆盘上还设置有圆盘沉台方孔;凸轮装在圆盘内侧面的中间;凸轮中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联动杆上方头端的凸轮方台;凸轮成不规则圆盘状,在其外圆设有三个第一锁止面、三个第二锁止面和三个固定面;三个固定面与圆盘内侧面上均布设置的三个圆盘凸台过盈配合;凸轮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三个凸轮驻销;拨盘装在圆齿盘与凸轮之间;拨盘上均布三个拨盘小孔,凸轮上的三个驻销分別套装在三个拨盘小孔中并与凸轮同步转动;拨盘上均布三个拨盘异形槽;三块小齿板均布安装在圆盘凸台之间的导向槽中;各小齿板上外圆上均设置有三个第一曲线凸面和三个第二曲线凸面,三个第一曲线凸面均与三个第一锁止面间隙配合设置;三个第二曲线凸面与三个第二锁止面间隙配合设置;各小齿板上均设置有小齿板圆凸柱,各小齿板圆凸柱均分別套装在三个拨盘异形槽中;各小齿板外侧面均为小齿板外齿,各小齿板外齿均与圆齿盘内齿圈间隙配合设置;扭簧的一端为扭簧内方圈,扭簧内方圈紧配合套装在凸轮的凸轮方台上;扭簧的另一端为扭簧挂钩,扭簧挂钩插装在圆盘的圆盘沉台方孔中。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外部手动给手柄一个顺时针输入力矩,由于手柄和手柄轴相连,手柄轴获得一个顺时针输入力矩,此时盘簧处于拉伸状态;手柄带动手柄轴顺时针转动;手柄轴与联动杆的半圆端相连,由于联动杆的方头端插入被动调角器内的核心件组件内的凸轮上的凸轮方台内,所述主动调角器的角度的调节与被动调角器角度的调节相同步。手柄轴顺时针转动带动实现角度调节和锁止功能的核心元件内的凸轮顺时针转动;其各凸轮圆孤面均推动各小齿板的小齿板斜凸面沿三个拨盘异形槽向外侧移动,使各小齿板外齿与圆齿盘内齿圈紧密结合,这样调角器进入锁齿状态,座椅靠背处于一个相对固定位置。调角器锁齿状态是本核心元件的常态。当扳动调角器手柄,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此时的盘簧将给手柄提供一个回复力,加快手柄回位;小齿板在拨盘异形槽的迫使下,向中心滑动,离开与圆齿盘齿部的啮合,解除了对圆齿盘的约束;此时,椅背可按需要调节到合适角度。此时松开手柄,凸轮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地又将小齿板推向圆齿盘,再次与之啮合,本调角器又恢复到锁齿状态。这样就完成了靠背座椅调节的过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制造工艺简单同时产品质量可靠稳定,强度高,生产成本低。原来调角器前后限位是通过翻边来限位,由于翻边在成型过程中误差比较大,所以其限位精度比较低,往往由于误差而导致座椅靠背在位于最前最后角度时手柄不能够完全落锁(即完成锁齿);本技术调角器下板前限位是通过两个凸柱来限位,采用此凸柱结构,在工件制作中,精度比较高,容易控制,且比较稳定,故此限位精度就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动调角器的爆炸视图。图3是从动调角器的爆炸视图。图4是上板组件的爆炸视图。图5是上板组件的总装图。图6是下板组件的爆炸视图。图7是下板组件的总装图。图8是核心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调角器(A)、被动调角器(B)和联动杆(C);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分别设置在联动杆(C)的两端,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关于联动杆(C)对称设置; 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均包括上板组件(a)、下板组件(b)、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a3)和盘簧(a5);所述核心件组件(a3)位于上板组件(a)与下板组件(b)之间,盘簧(a5)与下板组件(b)相连;所述核心件组件(a3)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转动角度可调;所述联动杆(C)的两端均与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内的核心件组件(a3)相连; 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a3)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其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有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所述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上板组件(a)包括上板(a1)、盘簧外支架(a6)和靠背簧支架(a7),所述上板(a1)上开有供手柄轴一端穿过的上板通孔(1.1),所述的上板通孔(1.1)周围开有与核心件组件(a3)内的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相配合的六个上板圆孔(1.2);所述的上板(a1)上设有两个上板圆孔(1.4),所述的盘簧外支架(a6)一端设置外钩卡槽(6.2),另一端设置与上板圆孔(1.4)相配合的盘簧外支架凸台(6.1);所述的上板(a1)上设有两个矩形孔(1.5),所述靠背簧支架(a7)上的面(7.1)穿入上板(a1)上矩形孔(1.5)中; 所述下板组件(b)下板(a2)、盘簧内支架(a8)、罩壳支架(a9),所述下板(a2)上开有下板通孔(2.7),所述的下板通孔(2.7)边沿设置与核心元件(a3)上的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相配合的下板凸台槽(2.1),所述下板(a2)的端部设有两个限位凸柱(2.5,2.6);所述的盘簧内支架(a8)底端是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8.1),所述的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8.1)固定在下板(a2)上的下板通孔(2.7)一侧,所述的盘簧内支架(a8)呈圆弧状,圆弧状两端设置有支脚(8.1)和盘簧内钩卡槽(8.2);所述罩壳支架(a9)固定在下板(a2)上,并使得罩壳支架(a9)上的罩壳支架安装孔(9.1)与下板(a2)上的下板罩壳支架安装孔(2.3)相对应; 所述的盘簧(a5)的外钩(5.1)与外钩卡槽(6.2)配合安装,内钩(5.2)与内钩卡槽(8.2)配合安装; 其中,所述主动调角器(A)还包括手柄(a4)和手柄轴(a10);所述手柄轴(a10)设置在核心件组件(a3)内,手柄(a4)固定在手柄轴(a10)上的圆柱(10.1)上; 所述联动杆(C)的一端为半圆端(c1),另一端为方头端(c2);所述半圆端(c1)与主动调角器(A)内的手柄轴(a10)上的连接柱(10.3)相连;所述方头端(c2)与被动调角器(B)内的核心件组件(a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调角器(A)、被动调角器(B)和联动杆(C);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分别设置在联动杆(C)的两端,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关于联动杆(C)对称设置; 所述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均包括上板组件(a)、下板组件(b)、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a3)和盘簧(a5);所述核心件组件(a3)位于上板组件(a)与下板组件(b)之间,盘簧(a5)与下板组件(b)相连;所述核心件组件(a3)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转动角度可调;所述联动杆(C)的两端均与主动调角器(A)和被动调角器(B)内的核心件组件(a3)相连; 实现角度调解与锁止功能的核心件组件(a3)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其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有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所述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上板组件(a)包括上板(al)、盘簧外支架(a6 )和靠背簧支架(a7 ),所述上板(al)上开有供手柄轴一端穿过的上板通孔(1.1),所述的上板通孔(1.0周围开有与核心件组件(a3)内的六个圆盘定位凸台(5-1-6)相配合的六个上板圆孔(1.2);所述的上板(al)上设有两个上板圆孔(1.4),所述的盘簧外支架(a6)—端设置外钩卡槽(6.2),另一端设置与上板圆孔(1.4)相配合的盘簧外支架凸台(6.1);所述的上板(al)上设有两个矩形孔(1.5),所述靠背簧支架(a7)上的面(7.1)穿入上板(al)上矩形孔(1.5)中; 所述下板组件(b)下板(a2)、盘簧内支架(a8)、罩壳支架(a9),所述下板(a2)上开有下板通孔(2.7),所述的下板通孔(2.7)边沿设置与核心元件(a3)上的三个圆齿盘定位凸台(5-6-1)相配合的下板凸台槽(2.1),所述下板(a2)的端部设有两个限位凸柱(2.5,2.6);所述的盘簧内支架(a8)底端是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8.1),所述的两个盘簧内支架垫脚(8.1)固定在下板(a2)上的下板通孔(2.7)—侧,所述的盘簧内支架(a8)呈圆弧状,圆弧状两端设置有支脚(8.1)和盘簧内钩卡槽(8.2);所述罩壳支架(a9)固定在下板(a2)上,并使得罩壳支架(a9)上的罩壳支架安装孔(9.1)与下板(a2)上的下板罩壳支架安装孔(2.3)相对应; 所述的盘簧(a5)的外钩(5.1)与外钩卡槽(6.2)配合安装,内钩(5.2)与内钩卡槽(8.2)配合安装; 其中,所述主动调角器(A)还包括手柄(a4)和手柄轴(alO);所述手柄轴(alO)设置在核心件组件(a3)内,手柄(a4)固定在手柄轴(alO)上的圆柱(10.1)上; 所述联动杆(C)的一端为半圆端(cl),另一端为方头端(c2);所述半圆端(cl)与主动调角器(A)内的手柄轴(alO)上的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马明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