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1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该防伪元件至少设置有第一液晶材料和第二液晶材料。第一材料具有热色性而第二材料具有光学可变效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有价物品、至少具有第一液晶材料和第二液晶材料的防伪元件,其中第一材料具有热色性而第二材料具有光学可变效应。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价物品、一种用于制作这种防伪元件和有价物品的转印材料和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检验这种防伪元件或有价物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价物品可以为要保护的任何物品,例如专利品或有价文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价物品具体地说为钞票,以及股票、证书、邮票、支票、支票保证卡、信用卡、身份证、护照、入场券、旅行票、机票等,还有标签、印章、包装或用于产品保护的其它元件。因此,简称“有价物品”或“防伪元件”在下文中总是包括上述类型的文件。一段时间以来已经使用热色材料来保护有价文件。例如,DE2212350说明了一种具有空腔的透明塑料防伪线。所述空腔包括一种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显示出可逆颜色变化的液晶材料。EP0608078B1同样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色性的防伪线。在这里,一种塑料材料设置有印迹或者通过使金属层局部脱金属而产生的字符。设置于所述印迹或者反向字符上面的是在常温下有色的热色涂层。当受热时,该热色涂层变为无色以至其下面的字符变得可见。作为选择,也可以使用一种在常温下无色并且在受热时变为有色以至字符消失的热色涂层。这种防伪线被用于防伪纸中用来在某些区域,即所谓的“窗口”直接通到表面。但是,这种热色防伪线具有缺陷,即热色效应在很多不涉及防伪的领域被用于纯粹的装饰目的以至观察者并不将由热色材料的颜色变化所产生的光学效应看作是防伪功能部件,而仅仅看作是图案变化。因此,这种防伪元件不能提供很高的防伪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很高防伪性并避免现有技术缺陷的有价物品、转印元件和防伪元件。此外,提供用于制作这种防伪元件和有价物品的方法以及用于检验这种防伪元件或有价物品的方法也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到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的目的是其发展。根据本专利技术,防伪元件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液晶材料,其中第一材料具有热色性而第二材料具有光学可变效应。第一液晶材料具有热色性,即它的固有颜色在温度影响下变化。优选的是,热色材料另外显示出偏振效应,即它能够选择性地使光偏振。这些材料最好为封装的液晶,它们是晶体并且在某一温度下不偏振,而是改变颜色,另外在温度变化具体地说是温度升高并变为液晶状态时偏振。取决于所使用的热色材料,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该材料可以从液晶状态变为液体状态,由此在液体状态下该热色材料再次成为透明或者至少半透明并且不偏振。第二液晶材料具有光学可变效应。根据本专利技术,“光学可变效应”是指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效应。它也被称为所谓的“变色效应”。绿-蓝或铜色-绿颜色转变已经证明特别合适。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材料也显示出光偏振性。具体地说,交联液晶材料显示出光偏振性,同时存在变色效应,而没有热色效应。在一个特别的优选变化例中,热色液晶材料和具有光学可变效应的液晶材料不同地使光偏振,例如一种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右旋圆偏振,而另一种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左旋圆偏振。优选的是,液晶材料例如通过添加到一种透明粘合剂中以印刷油墨的形式处理。该油墨当然还可以包含染料。液晶材料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印刷工艺进行处理,具体地说,通过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也可以通过网点凹印、柔版印刷和凸版印刷。该材料不仅可以添加到油墨中而且可以添加到一种透明塑料层上。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有许多种可能的变化。于是,热色材料可以遍布或者优选仅仅在某些区域设置,具体地说以字符或图案的形式设置。象热色材料一样,具有光学可变效应的液晶材料可以遍布或者在某些区域内处理,应用的形式决定是遍布处理还是局部处理最佳。热色材料可以设置在具有光学可变效应的材料上面和/或下面和/或旁边。如果不同的液晶材料至少部分重叠会产生特别合适的效果。此外,效果的重叠具有优势,即观察者可以在要保护的物品上更容易地检验它们,并且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同时检验它们。如果使用偏振滤光镜,通过将滤光镜放置在物品的某些地方可以非常轻松地使效果可见。在预定温度下至少半透明、最好透明并且在所述温度以上为有色的材料最好被用于热色材料。在某些应用中,使用在预定温度下有色并且在所述温度以上半透明或透明的热色材料可能很有利。热色材料的变色温度最好在环境温度以上,即在25℃至60℃的范围内,最好为30℃至60℃。但是,取决于应用,25℃以下的变色温度也有可能。防伪元件的各层可以直接在有价物品上制作,或者在一个分离的载体上制备。作为承载防伪元件的基体的有价物品或分离载体决不受所使用材料的限制。但是,它最好由纸或塑料制成,并且为箔片的形式。如果为分离的载体,防伪元件可以形成为,例如最好位于塑料基体上的自承式标签(self-supporting label)。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引起难于以特别的层顺序直接提供有价物品,作为选择,在转印元件上至少部分制备防伪元件的层结构可能很有利。如果防伪元件的全部层顺序在转印材料上制备,要注意某些图中显示的层结构必须以相反的顺序在转印材料的载体带上制备。防伪元件的层结构可以以环形在载体带上制备。借助于粘合剂层而实现将防伪元件应用于要保护的有价物品上,该层或者应用于有价物品上,或者应用于转印材料的最上层。优选的是,这里使用一种热熔粘合剂。为了形成防伪元件的轮廓外形,可以仅仅在要转印的区域内设置粘合剂层,或者仅仅在要转印的区域激活粘合剂,例如一种热熔粘合剂。在转印之后,去除转印材料的载体带,仅仅所显示的防伪元件层结构留在要保护的有价物品上。应用了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可以为,例如一种防伪纸、一种防伪文件或者一种产品包装物品。需要防伪型保护的其它有价物品当然也可以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防伪元件。防伪元件最好完全设置在要保护的物品表面。如果防伪元件完全设置在物品表面,它可以在基本上更大的区域上应用,以至因为更大的区域而使由不同液晶材料的光学可变效应和热致颜色变化基本上更加明显。如果有更大的观察区域,偏振滤光镜的应用也会更加容易。不同偏振的液晶材料的使用另外赋予防伪元件更大的防伪性,因为这种材料或者精心制作或者市场上不易获得。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结合无需辅助装置而视觉上可见的热色效应和无需辅助装置而视觉上可见的光学可变效应而提供附加的防伪性。具体地说,通过另外使用仅仅借助于辅助装置而视觉上可见的偏振效应,而使防伪性进一步提高。除了轻松可见的光学可变效应,可以通过热色效应使信息轻松隐藏或者可见,例如观察者可以仅仅通过触摸而使信息显示出来。如果至少一种液晶材料使光偏振,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在下一步中进行检验,例如通过偏振滤光镜。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实施例。图中所示的比例并不一定对应现实中的关系,主要用于提高清晰度。图1显示了一种具有本专利技术防伪元件的防伪文件,图2、5、6以截面图显示了防伪文件的不同实施例,图3、4以顶视图显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出于清晰的目的,下面将以钞票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显示了这样一种纸质或塑料的钞票1,它设置有延伸越过钞票整个宽度的带形防伪元件2。钞票1当然可以具有另外的防伪功能部件,如水印、钢印、防伪线或发光或磁性印迹等。防伪元件2具有与液晶变色效应层结合的热色液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该防伪元件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具有热色性而第二材料具有光学可变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弗门格尔德桑卡加斯萨马克斯沃伊特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