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042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料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架(2)的下料处设有用于盛放管材的皮带(3),皮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架(2)两侧的侧板(2.1)上,在工作台(1)与料架(2)之间还设有高度高于料架(2)的缓冲料架(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中间的缓冲料架和料架上皮带的设置可防止管材与料架碰撞,中间的缓冲料架既起到缓冲管材速度的作用还起到临时盛放管材的作用,这样机器不需要停止工作,工人即以把盛满管材的料架运走,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管材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下料装置。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也就是一个盛放管材的料架,管材加工完成后直接从工作台上落入料架内,由于工作台到料架的存料区落差大,而且料架一般由木头或铁制作而成,管材落入料架时不可避免的与料架的存料区或料架内的管材碰撞,这样极易损坏管材,严重影响管材的质量,而且管材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大。管材落满料架后,机器要停一会让工人把盛满管材的料架通过桁车吊走换成空的料架,然后机器继续进行工作,这种工作方式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对管材造成损坏、噪音低、生产效率高的一种管材下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料架,所述的料架的下料处设有用于盛放管材的皮带,皮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架两侧的侧板上,所述的两块侧板上设有多个对称的圆环,皮带的两端设有与圆环相配合的挂钩,在工作台与料架之间还设有高度高于料架的缓冲料架,所述的缓冲料架上靠近工作台的第一侧板的高度高于远离工作台的第二侧板的高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二侧板上设有可在第二侧板内转动的第二连杆,缓冲皮带分别绕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缓冲皮带上挂钩相配合的圆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间的缓冲料架和料架上皮带的设置可防止管材与料架碰撞既保证了管材的质量也减少了噪音,中间的缓冲料架既起到缓冲管材速度的作用还起到临时盛放管材的作用,这样机器不需要停止工作,工人即以把盛满管材的料架运走,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作为改进,所述料架上的侧板上设有三组圆环,所述缓冲料架上的第一侧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圆环,第二侧板上设有两个圆环。多个圆环的设置可以调节皮带位于料架内的多少从而调节料架盛放管材的多少。作为改进,所述工作台上与管材接触的连接板靠近缓冲料架的一端的侧面为一倾斜45°的斜面,斜面的设置使管材可以平稳的落入料架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料架的长度大于料架的长度,这样方便调节皮带也可使料架和缓冲料架之间放置的更紧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管材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工作台,1.1、连接板,2、料架,2.1、侧板,2.2、圆环,3、皮带,4、缓冲料架,4.1、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5、缓冲皮带。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料架2,所述的料架2的下料处设有用于盛放管材的皮带3,皮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架2两侧的侧板2.1上,所述的两块侧板2.1上设有多个对称的圆环2.2,皮带3的两端设有与圆环2.2相配合的挂钩,在工作台I与料架2之间还设有高度高于料架2的缓冲料架4,所述的缓冲料架4上靠近工作台I的第一侧板4.1的高度高于远离工作台I的第二侧板4.2的高度,所述的第一侧板4.1上固定有第一连杆4.3,第二侧板4.2上设有可在第二侧板4.2内转动的第二连杆4.4,缓冲皮带5分别绕过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固定在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上,所述的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缓冲皮带5上挂钩相配合的圆环。所述料架2上的侧板2.1上设有三组圆环2.2,所述缓冲料架4上的第一侧板4.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圆环,第二侧板4.2上设有两个圆环。所述的工作台I上与管材接触的连接板1.1靠近缓冲料架4的一端的侧面为一倾斜45°的斜面。所述的缓冲料架4的长度大于料架3的长度。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料架内的管材快满时,工人可以拉动缓冲料架上的皮带使缓冲料架上的管材滑入料架内,这样机器不用停止工作,加工过后的管材继续滑入缓冲料架上,当管材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缓冲料架上的管材才会滑入另一料架内,这样就给移走装满管材的料架提供了时间,缓冲料架上的第二连杆与第二侧板之间可以转动方便拉动皮带,缓冲料架和料架上不同位置的圆环的设置可以调节皮带放入料架内的长度从而决定料架盛放管材的多少。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料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架(2)的下料处设有用于盛放管材的皮带(3),皮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架(2)两侧的侧板(2.1)上,所述的两块侧板(2.1)上设有多个对称的圆环(2.2),皮带(3)的两端设有与圆环(2.2)相配合的挂钩,在工作台(1)与料架(2)之间还设有高度高于料架(2)的缓冲料架(4),所述的缓冲料架(4)上靠近工作台(1)的第一侧板(4.1)的高度高于远离工作台(1)的第二侧板(4.2)的高度,所述的第一侧板(4.1)上固定有第一连杆(4.3),第二侧板(4.2)上设有可在第二侧板(4.2)内转动的第二连杆(4.4),缓冲皮带(5)分别绕过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固定在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上,所述的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缓冲皮带(5)上挂钩相配合的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I)、料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架(2)的下料处设有用于盛放管材的皮带(3),皮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架(2)两侧的侧板(2.1)上,所述的两块侧板(2.1)上设有多个对称的圆环(2.2),皮带(3)的两端设有与圆环(2.2)相配合的挂钩,在工作台(I)与料架(2)之间还设有高度高于料架(2)的缓冲料架(4),所述的缓冲料架(4)上靠近工作台(I)的第一侧板(4.1)的高度高于远离工作台(I)的第二侧板(4.2)的高度,所述的第一侧板(4.1)上固定有第一连杆(4.3),第二侧板(4.2)上设有可在第二侧板(4.2)内转动的第二连杆(4.4),缓冲皮带(5)分别绕过第一连杆(4.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谈爱民曹美炎江文付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