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26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所述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第二支承件、第三支承件组、第四支承件、第五支承件及第六支承件组;所述第二支承件、第四支承件及第五支承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第三支承件组及第六支承件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支架包括主杆、吊钩及挡电板,所述主杆矩形框分布,在矩形框的顶端与吊钩相连接,在矩形框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挡电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挂具的上、下两端增设挡电板,可以对产品进行阳极保护,同时相邻的产品与产品之间可以进行电流的护挡,防止产品的尖端被烧焦的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组合式电镀挂具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电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
技术介绍
汽车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以电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目前,在对汽车的配件进行生产时,大部分都需要进行电镀,而像在对商标等配件进行电镀时,会使用到组合挂具。现有的组合挂具在进行电镀时,当电流偏高时,由于产品的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因此,产品的尖端部位易出现烧焦的现象,最终影响产品的合格率,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提供能够避免产品尖端部位烧焦的组合式电镀挂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所述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横列的支承件的尺寸相同,并且每一横列相邻支承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5_,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第二支承件、第三支承件组、第四支承件、第五支承件及第六支承件组;所述第二支承件、第四支承件及第五支承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支承件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A成,小脚A包括提杆A,以及与提杆A顶端相连接的向外倾斜的挂钩A ;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第三支承件组及第六支承件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由自上而下设置的两个支承件B组成,两个支承件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5mm,支承件B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B成,小脚B包括提杆B、连接杆及挂钩B,提杆B —共有两个,在两个提杆B的末端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在提杆B的顶端均连接有一 V字状的挂钩B,两个挂钩B的顶点相对;所述第一支承件组与第二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二支承件与第三支承件组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三支承件组与第四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四支承件与第五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10mm,第五支承件与第六支承件组之间的距离为165mm;所述支架包括主杆、吊钩及挡电板,所述主杆一共有四根,呈矩形框分布,所述矩形框内自上而下分布若干支杆,在矩形框的顶端与吊钩相连接,所述吊钩一共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矩形框的两端,在矩形框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挡电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挂具的上、下两端增设挡电板,可以对产品进行阳极保护,同时相邻的产品与产品之间可以进行电流的护挡,防止产品的尖端被烧焦的现象,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式电镀挂具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式电镀挂具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式电镀挂具的小脚A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电镀挂具的小脚B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技术的组合式电镀挂具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2。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横列的支承件的尺寸相同,并且每一横列相邻支承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5_,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14、第二支承件4、第三支承件组15、第四支承件6、第五支承件7及第六支承件组16。第二支承件4、第四支承件6及第五支承件7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二支承件4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A成,由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小脚A包括提杆A9,以及与提杆A9顶端相连接的向外倾斜的挂钩A10。第一支承件组14、第三支承件组15及第六支承件组16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一支承件组14由自上而下设置的两个支承件B3组成,两个支承件B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5mm,支承件B3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B成,由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小脚B包括提杆B12、连接杆11及挂钩B13,提杆B12—共有两个,在两个提杆B12的末端通过连接杆11相连接,在提杆B12的顶端均连接有一 V字状的挂钩B13,两个挂钩B13的顶点相对。第一支承件组14与第二支承件4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二支承件4与第三支承件组15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三支承件组15与第四支承件6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四支承件6与第五支承件7之间的距离为110mm,第五支承件7与第六支承件组16之间的距离为165mm。支架包括主杆5、吊钩I及挡电板2,主杆5 —共有四根,呈矩形框分布,矩形框内自上而下分布若干支杆,在矩形框的顶端与吊钩I相连接,吊钩I 一共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矩形框的两端,吊钩I的长度为340mm,两个吊钩I之间的外端之间的距离为550mm,吊钩I与第一支承件组14之间的距离为110mm,在矩形框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挡电板2。整个挂具的长度为1630mm,左、右相邻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55mm,最外端的两个工件与主杆5之间的距离为40mm。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所述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横列的支承件的尺寸相同,并且每一横列相邻支承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5mmm,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第二支承件、第三支承件组、第四支承件、第五支承件及第六支承件组;所述第二支承件、第四支承件及第五支承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支承件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A成,小脚A包括提杆A,以及与提杆A顶端相连接的向外倾斜的挂钩A;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第三支承件组及第六支承件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由自上而下设置的两个支承件B组成,两个支承件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5mm,支承件B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B成,小脚B包括提杆B、连接杆及挂钩B,提杆B一共有两个,在两个提杆B的末端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在提杆B的顶端均连接有一V字状的挂钩B,两个挂钩B的顶点相对;所述第一支承件组与第二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二支承件与第三支承件组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三支承件组与第四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65mm,第四支承件与第五支承件之间的距离为110mm,第五支承件与第六支承件组之间的距离为165mm;所述支架包括主杆、吊钩及挡电板,所述主杆一共有四根,呈矩形框分布,所述矩形框内自上而下分布若干支杆,在矩形框的顶端与吊钩相连接,所述吊钩一共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矩形框的两端,在矩形框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挡电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 所述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横列的支承件的尺寸相同,并且每一横列相邻支承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5_,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第二支承件、第三支承件组、第四支承件、第五支承件及第六支承件组; 所述第二支承件、第四支承件及第五支承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支承件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的小脚A成,小脚A包括提杆A,以及与提杆A顶端相连接的向外倾斜的挂钩A ; 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第三支承件组及第六支承件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由自上而下设置的两个支承件B组成,两个支承件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5mm,支承件B由支杆及支杆两端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