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361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丙烯酸树脂8-12份、竹纤维40-60份、抗氧剂0.8-1.5份、硬脂酸0.5-2.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3-6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竹纤维,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得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竹纤维在树脂中均匀分布,与树脂的相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
,具体是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竹纤维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 目前国内外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中研究作为基体的热塑性塑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乙烯等线性高聚物,作为增强相的植物纤维主要是力学性能性能较好,得率较高,成本较高的化学浆。现有技术的竹纤维复合材料中竹纤维与塑料的相容性不好,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丙烯酸树脂8-12份、竹纤维40-60份、抗氧剂0.8-1.5份、硬脂酸0.5-2.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3-6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 本专利技术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5份、丙烯酸树脂10份、竹纤维50份、抗氧剂1.2份、硬脂酸1.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4.5份、钛酸酯偶联剂1.5份。 本专利技术所述竹纤维的细度为90-120目。 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ABS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竹纤维、硬脂酸、异氰酸酯偶联剂、抗氧剂、钛酸酯偶联剂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加入竹纤维,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得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竹纤维在树脂中均匀分布,与树脂的相容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份”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将100份ABS树脂、15份三聚氰胺树脂、10份丙烯酸树脂、50份105目竹纤维、1.5份硬脂酸、4.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1.2份抗氧剂、1.5份钛酸酯偶联剂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100份ABS树脂、10份三聚氰胺树脂、8份丙烯酸树脂、42份120目竹纤维、0.7份硬脂酸、3份异氰酸酯偶联剂、0.8份抗氧剂、1份钛酸酯偶联剂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 实施例3 将100份ABS树脂、20份三聚氰胺树脂、12份丙烯酸树脂、60份95目竹纤维、2.3份硬脂酸、6份异氰酸酯偶联剂、1.5份抗氧剂、2份钛酸酯偶联剂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丙烯酸树脂8‑12份、竹纤维40‑60份、抗氧剂0.8‑1.5份、硬脂酸0.5‑2.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3‑6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丙烯酸树脂8-12份、竹纤维40-60份、抗氧剂0.8-1.5份、硬脂酸0.5-2.5份、异氰酸酯偶联剂3-6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ABS树脂100份、三聚氰胺树脂15份、丙烯酸树脂10份、竹纤维50份、抗氧剂1.2份、硬脂酸1.5份、异氰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会王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木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