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62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至少包含有:金属壳体、绝缘壳体以及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设置于上述金属壳体中,该绝缘壳体设有一具穿孔及槽部的座体、一与穿孔连通的套筒及至少一设于座体上邻近槽部的压掣部,该压掣部可盖合于该槽部,该导电端子以模内埋入射出成型技术(InsertMolding)组合于该绝缘壳体的座体内,使得整体的结构较为牢固,并且改善减少产品组装时的繁琐步骤,利于降低工时从而使得成本下降等的功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的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尤指一种可减少产品组装时的繁琐步骤,利于降低工时从而使得成本下降等功效的同轴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图1及图2分别为一般现有小型同轴线缆的组装过程及组装完成后的剖面示意图。如该等图式所示,该现有小型同轴线缆连接器,主要包括有一绝缘壳体I及一金属壳体2。绝缘壳体I的垂向具有略成圆筒形的槽体11。槽体11外缘顶端延伸设有一压条12 ;槽体11内围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接合口 13 ;槽体11 一侧横向延伸形成有一线座14。槽体11装设有一接触端子15。接触端子15的底部具有一对接触片151彼等突容于槽体15的接合口 13 ;接触端子15的顶部则形成有一弯曲的压片152。金属壳体2的垂向具有圆筒形的套体21,套体21内围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夹槽211,且套体21 —侧横向延伸形成有一对突出的限制臂212。套体21外缘顶端延伸设有夹固部22,夹固部22与套体21为一体成型压制。夹固部22与套体21之间形成有一转折部23,使得夹固部22可以该转折部23为转折点而弯折。夹固部22 二侧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夹固片221、第二夹固片222、以及第三夹固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绝缘壳体,其设有一具穿孔及槽部的座体、一与穿孔连通的套筒及至少一设于座体上邻近槽部的压掣部,该压掣部可盖合于该槽部;一金属壳体,可供容设该绝缘壳体,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套接部及一盖板,该绝缘壳体的套筒相对位于该套接部内,该套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而该套接部具有至少一切开区段,该盖板盖合于该第二开口处,该金属壳体可由该第一开口相对插接于一板端连接器,且该金属壳体相对与该压掣部处形成有至少一收容部;以及一导电端子,以模内埋入射出成型技术组合于该绝缘壳体的座体内,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位于该座体内,该连接板一侧延伸有位于套筒中的接触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绝缘壳体,其设有一具穿孔及槽部的座体、一与穿孔连通的套筒及至少一设于座体上邻近槽部的压掣部,该压掣部可盖合于该槽部; 一金属壳体,可供容设该绝缘壳体,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套接部及一盖板,该绝缘壳体的套筒相对位于该套接部内,该套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而该套接部具有至少一切开区段,该盖板盖合于该第二开口处,该金属壳体可由该第一开口相对插接于一板端连接器,且该金属壳体相对与该压掣部处形成有至少一收容部;以及 一导电端子,以模内埋入射出成型技术组合于该绝缘壳体的座体内,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位于该座体内,该连接板一侧延伸有位于套筒中的接触件,该连接板另侧则朝上弯折形成至少一压抵板,该压抵板并位于该槽部与压掣部之间,而该接触件及该压抵板由该连接板一体冲压弯折成型; 其中,该压抵板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一欲夹掣同轴线缆的芯线直径,而该接触件的横断面等于或略小于该套筒的横断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到该第一开口为第一方向,该第一开口到该第二开口为第二方向,由该绝缘壳体可自上述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与该金属壳体相组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座体与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广
申请(专利权)人: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