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萍专利>正文

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35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27
一种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转弯装置、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两个前轮安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侧,一个后轮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中间;在车架上装有转弯装置、座椅、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用转轴铰接,在该铰接处的下面装有能够将后车架向上折叠的车架折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即可上下往复式脚踏,同时手臂也参与摇摆、还可脚踏与手摇单独动作、无链条传送动力的自行车。锻炼腿部肌肉的同时,也锻炼了上肢肌肉。后车架可以折叠,占用空间小,并且前后车架可以分离,方便存放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传动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倒三轮双人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自行车多采用双脚踏板交替用力做圆周运动,当脚踏板处于上下垂直位置时,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处在死点位置,此时没有驱动力矩驱动自行车前进;当脚踏板处于水平位置时,使用相同的力,得到的力矩最大,当一只脚踏板从垂直的顶点做一个圆周运动时,产生的力矩是从零一最大一零一最大一零的周期变化,力矩并不是始终处于最大值,传动效率低。目前,由于自行车轻巧方便,及健身代步与一体,深受大众喜爱,使用广泛。但普通脚踏自行车仅由下肢提供动力,上肢除了掌握方向外,未能充分活动,健身效果有限。大多自行车的传动是通过脚踏运动经飞轮和链条传递动力,在使用中,掉链条的现象是普遍的,中途将掉下的链条复位,弄脏手,是很尴尬的事,同时,链条上的污溃会轻易污染车辆和骑车人的裤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转弯装置、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两个前轮安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侧,一个后轮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中间;在车架上装有转弯装置、座椅、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用转轴铰接,在该铰接处的下面装有能够将后车架向上折叠的车架折叠装置。所述的车架折叠装置的结构是:所述的转轴与后车架的前端和前车架的后端用转轴铰接,转轴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转臂的一端,两个转臂的另一端之间用连杆相互连接,在连杆中心通过轴承铰接推杆的后端;推杆的前部为螺杆,与后部之间轴向转动连接;推杆的前部穿过一螺母,螺母的两侧分别用轴承连接在前车架的后部下面,使得螺母的轴线能够上下摆动;螺母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中点垂直,折叠摇把安装在前车架的侧面,摇把与推杆通过软轴连接。所述的转弯装置包括转向手柄、操作杆、形连杆、传动轴、软轴、前摆杆、连杆和后摆杆,操作杆水平左右横向设置,其中间与:形连杆的上端呈T形连接,.形连杆的下部与前车架转动连接,:形连杆的下端通过传动轴与软轴的前端连接;前摆杆和后摆杆均水平横向设置,前摆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后轮上方的后车架上;后摆杆的同一端固定连接在后轮上方的后叉杆上,在前摆杆与后摆杆对应的另一端之间铰接一根连杆的两端;转轴与软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轴、大齿轮、从动小齿轮和带式无极变速装置,主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前车架上,大齿轮能够轴向滑动地安装于主传动轴上,在大齿轮一端装有能够拨动大齿轮轴向移动的换档机构;从动小齿轮的轴转动安装在前车架上,从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在主传动轴与前轮的轴之间装有带式无极变速装置。所述带式无极变速装置的结构是:主动定锥轮固定在从动小齿轮的轴上,主动可动锥轮通过内置弹簧及弹簧座安装在从动小齿轮的轴上,在弹簧力和变速调节手柄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与主动定锥轮形成带传动所需的V形槽,构成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架上,从动带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前轮;在从动带轮轴上固定安装从动定锥轮,从动可动锥轮通过内置弹簧安装在从动带轮轴上;从动可动锥轮在弹簧力和变速调节手柄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与从动定锥轮形成带传动所需的V形槽,构成从动带轮;在所述的主动带轮与所述的从动带轮之间安装无极变速带;在主动可动锥轮和从动定锥轮的同一外侧设有调速装置。所述调速装置的结构是:变速调节手柄前部通过支点连接在前车架上,能够由使用者操作变速调节手柄绕支点左右摆动,变速调节手柄的前端与一纵向连杆呈T形连接,纵向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球形轴承与主动可动锥轮和从动可动锥轮同一侧接触,其中主动可动锥轮要通过其中心的与其连接的伸缩头向右穿出主动定锥轮中心孔,伸缩杆的右端与纵向连杆该上端的球形轴承接触。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脚踏驱动机构,该脚踏驱动机构包括脚踏、脚踏杆、飞轮,脚踏杆的后端连接脚踏,脚踏杆前端通过飞轮连接在主传动轴上。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手动驱动机构,其结构是:一对相互平行的斜向连杆的上端各与一驱动手柄的前端用可拔插销轴连接,可前后摆动的驱动手柄的支点转动安装于所述的操作杆上,该斜向连杆的下端与脚踏杆的向前延伸部分的前部用一长度补偿器铰接;两个脚踏杆向前延伸部分的末端分别与一根铅直方向的竖向连杆的下端相接,竖向连杆的上端与一根左右横向设置的摆杆的两端铰接,该摆杆的中间与前车架铰接,摆杆的两端能够绕其中间的铰接轴上下摆动。所述的换档机构包括为行走方式手柄,它由一根连杆及其前端的拨叉和固定在前车架上的支点组成,拨叉带动与大齿轮为一体的球形点,实现前行、滑行、倒车的功能;在从动小齿轮轴的下方装有介轮,当行走方式手柄处于前进档位时,大齿轮与从动小齿轮直接啮合,带动自行车前进;当行走方式手柄挂至空档位时,大齿轮处于空位,车辆处于自由行使状态;当行走方式手柄处于倒档位时,大齿轮与介轮直接啮合,介轮同时与从动小齿轮啮合,使得从动小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使车辆倒行。在所述的前车架上安装车壳,在车壳的上部装有挡风玻璃;在后车架上安装折叠棚;在车壳前后装有车灯,在车壳的前方两侧装有后视镜;在车壳的两侧装有车门,车门的开关是利用磁铁相吸和相斥的原理;车门能够向上取下,并能够横向开关和纵向折叠;在后车轮上装有缓冲储力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即可上下往复式脚踏,同时手臂也参与摇摆、还可脚踏与手摇单独动作、无链条传送动力的自行车。锻炼腿部肌肉的同时,也锻炼了上肢肌肉。当取下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用转轴和软轴之间的联轴器时,前车架与后车架即可拆分,方便运输和拆卸。后车架可以折叠,占用空间小,方便存放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转弯装置后半部分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驱动手柄与脚踏连接)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车壳与折叠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车壳与车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不带折叠棚的车壳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车架1、雨刮2、里程表3、摩电灯4、前轮5、后轮6、后叉7、后叉杆8、座椅9、主传动轴10、大齿轮11、从动小齿轮12、介轮13、主动定锥轮14、主动可动锥轮15、主动可动锥轮内置弹簧16、无极变速带33、从动定锥轮17、从动可动锥轮18、从动可动锥轮内置弹簧19,脚踏20、飞轮21、驱动手柄(兼刹车手柄和转向手柄)22、变速调节手柄25、后车架26、行走方式手柄28、弹簧座29、心率表30、主动带轮轴31、从动带轮轴32、无极变速带33、转轴34、轴套35、转臂36、推杆37、连杆38、螺母39、折叠摇把40、脚踏杆41、连杆42、拨叉43、前摆杆44、连杆45、后摆杆46, 形连杆47、传动轴48、操作杆49、转轴50、斜向连杆51、长度补偿器52、竖向连杆53、摆杆54、销轴55、可拔插销轴56、软轴57、软轴58、铰接点59、车灯60、横向套61、连接杆62、竖套63、挡风玻璃64、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转弯装置、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两个前轮安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侧,一个后轮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中间;在车架上装有转弯装置、座椅、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用转轴铰接,在该铰接处的下面装有能够将后车架向上折叠的车架折叠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转弯装置、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两个前轮安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侧,一个后轮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中间;在车架上装有转弯装置、座椅、驱动机构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端用转轴铰接,在该铰接处的下面装有能够将后车架向上折叠的车架折叠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折叠装置的结构是:所述的转轴与后车架的前端和前车架的后端用转轴铰接,转轴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转臂的一端,两个转臂的另一端之间用连杆相互连接,在连杆中心通过轴承绞接推杆的后端;推杆的如部为螺杆,与后部之间轴向转动连接;推杆的前部穿过一螺母,螺母的两侧分别用轴承连接在前车架的后部下面,使得螺母的轴线能够上下摆动;螺母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中点垂直,折叠摇把安装在前车架的侧面,摇把与推杆通过软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弯装置包括转向手柄、操作杆、;形连杆、传动轴、软轴、前摆杆、连杆和后摆杆,操作杆水平左 右横向设置,其中间与:形连杆的上端呈T形连接,:形连杆的下部与前车架转动连接,形连杆的下端通过传动轴与软轴的前端连接;前摆杆和后摆杆均水平横向设置,前摆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后轮上方的后车架上;后摆杆的同一端固定连接在后轮上方的后叉杆上,在前摆杆与后摆杆对应的另一端之间铰接一根连杆的两端;转轴与软轴的后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轴、大齿轮、从动小齿轮和带式无极变速装置,主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前车架上,大齿轮能够轴向滑动地安装于主传动轴上,在大齿轮一端装有能够拨动大齿轮轴向移动的换档机构;从动小齿轮的轴转动安装在前车架上,从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在主传动轴与前轮的轴之间装有带式无极变速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极变速可折叠往复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双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无极变速装置的结构是:主动定锥轮固定在从动小齿轮的轴上,主动可动锥轮通过内置弹簧及弹簧座安装在从动小齿轮的轴上,在弹簧力和变速调节手柄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与主动定锥轮形成带传动所需的V形槽,构成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架上,从 动带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前轮;在从动带轮轴上固定安装从动定锥轮,从动可动锥轮通过内置弹簧安装在从动带轮轴上;从动可动锥轮在弹簧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萍
申请(专利权)人:马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