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心椭圆规,包括:固定杆、固定底座、定尺、滑动尺、伸缩杆、柔性绳、转轮,所述定尺一端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铰接有所述柔性绳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还铰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二支腿上设有第一、二腔体和紧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而设计,其结构简单,只需调整柔性绳的长度即可画出不同长轴和短轴的椭圆,其绘制步骤简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同心椭圆规
本技术涉及绘图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同心椭圆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椭圆规有多种,设计原理也多种多样。但根据不同原理设计出来的圆规,结构相差很大,精度也不同,如行星轮式椭圆规,虽然使用方便、图线准确重合好,但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在平时的教学中,图形通常是一种解题示意图,并不需要高精度、高准确率,所以教师通常采用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的圆规。而目前绘制椭圆,教学上一般是用细绳系成圆圈,绕两个固定点回转一周,绳上的动点轨迹即为椭圆,这种方法需要控制绘图者的力度,力度稍大,固定点就会移动后从黑板上掉落,给绘图增加不必要的麻烦。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中国技术专利为“吸附式多用圆规”,虽然,该圆规结构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其中的滑轮不具备调整绳长度的作用,且其在作图时滑轮受到销钉的摩擦力作用,左、右侧的滑轮通常不能同时转动,这样,由于绳在滑轮上缠绕,导致绳在绘制的过程中逐渐变短,最终,所绘制的椭圆无法闭合成为完整的曲线。而目前其他针对教学用的圆规操作比较复杂,可调性差,适用范围小,且绘制同心椭圆时需将圆规调至所需尺寸再次绘制,这样操作繁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同时可绘制出同心椭圆的圆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心椭圆规,包括:固定杆、固定底座、定尺、滑动尺、伸缩杆、柔性绳、转轮,所述定尺一端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铰接有所述柔性绳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还铰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二支腿上设有第一、二腔体和紧固带,在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用于绘图的手柄;所述滑动尺上包括一弹性部和滑动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尺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滑动尺远离所述定尺的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缠绕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所述缠绕部为圆柱形,所述缠绕部设于所述定位部上方,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缠绕部的直径与所述定轴的直径相等,所述柔性绳缠绕在所述缠绕部上,在缠绕部上设有用于调整柔性绳长度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滚珠和第二弹簧,在所述转轮下端设有凹坑,在所述凹坑内设有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滑动尺上、相对于转轮中部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设在所述滚珠槽内,所述滚珠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滚珠半径但小于滚珠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是吸盘,所述定尺、滑动尺、第二支腿上设有刻度,且于所述定轴、第一支腿的位置设定为起点。本技术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所利用的原理:柔性绳一端缠绕在定轴上,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由于转轮只在人为调整柔性绳长度时才转动,当绘制椭圆时其是固定的,当柔性绳在定轴、转轮上的绕线方式相反时,随着第一支腿的转动,由于定轴与转轮直径相同,柔性绳在定轴上缠绕,而在转轮上缺得到了相同长度的释放,因此,可以保证绘制的椭圆可以闭合。本技术利用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而设计,其结构简单,只需调整柔性绳的长度即可画出不同长轴和短轴的椭圆,其绘制步骤简单,且一次可以绘制两个同心椭圆,利用吸盘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即可绘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同心椭圆规,包括:固定杆1、固定底座2、定尺3、滑动尺4、伸缩杆5、柔性绳6、转轮7,所述定尺3 —端设有定轴8,所述定轴8上铰接有所述柔性绳6和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内部设有第一弹簧9,所述伸缩杆5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腿10,所述第一支腿10上还铰接有第二支腿11,所述第一、二支腿(10、11)上设有第一、二腔体和紧固带,在所述第一支腿10上设有用于绘图的手柄15 ;所述滑动尺4上包括一弹性部和滑动部17,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尺3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配合的卡合部19,所述滑动尺4远离所述定尺3的一端设有转轮7,所述转轮7包括缠绕部20和定位部21,所述定位部21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所述缠绕部20为圆柱形,所述缠绕部20设于所述定位部21上方,所述定位部21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缠绕部20的直径与所述定轴8的直径相等,所述柔性绳6缠绕在所述缠绕部20上,在缠绕部20上设有用于调整柔性绳长度的凸起23。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滚珠24和第二弹簧25,在所述转轮7下端设有凹坑26,在所述凹坑26内设有所述第二弹簧25,在所述滑动尺4上、相对于转轮7中部设有滚珠槽27,所述滚珠24设在所述滚珠槽27内,所述滚珠槽27的深度大于所述滚珠24半径但小于滚珠24直径。所述固定底座2是吸盘,所述定尺3、滑动尺4、第二支腿11上设有刻度,且于所述定轴8、第一支腿10的位置设定为起点。需要绘制椭圆时,根据椭圆的离心率及绘图比例,可调整滑动尺4,滑动尺4的弹性部上的定位齿与定尺3上的齿槽相卡合,由于滑动尺4和定尺3的下部为滑动连接,所以滑动尺4可在定尺3上滑动,并利用弹性部上的定位齿与定尺3固定,进一步确定转轮7和定轴8之间的距离。当二者的距离确定后,利用转轮7控制柔性绳6,进而绘制出不同长、短轴比例的椭圆。当转轮7和定轴8之间的距离确定后,需要调整柔性绳6时,可按压转轮7上的凸起23,转轮7下面的第二弹簧25被压缩,转轮7与滚珠24相接触的位置直径变小,滚珠24脱离转轮7,与此同时转动7转轮,柔性绳6缠绕在转轮7上,柔性绳6变短,当达到所需的长度时,松开转轮7,转轮7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最终与滚珠24接触并固定。由于伸缩杆5内部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伸缩杆5将抵住第一支腿10,并使得柔性绳6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伸缩杆5可根据第一支腿10与定轴8之间的距离进行伸缩,此时,握住手柄15绕着定轴8绘制即可。如需同心椭圆,可将第二支腿11展开,握住第一支腿10上的手柄15绘制即可。本实用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质量轻,绘制步骤简单,且一次可以绘制两个同心椭圆。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心椭圆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固定底座、定尺、滑动尺、伸缩杆、柔性绳、转轮,所述定尺一端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铰接有所述柔性绳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还铰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二支腿上设有第一、二腔体和紧固带,在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用于绘图的手柄;所述滑动尺上包括一弹性部和滑动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尺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滑动尺远离所述定尺的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缠绕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所述缠绕部为圆柱形,所述缠绕部设于所述定位部上方,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缠绕部的直径与所述定轴的直径相等,所述柔性绳缠绕在所述缠绕部上,在缠绕部上设有用于调整柔性绳长度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心椭圆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固定底座、定尺、滑动尺、伸缩杆、柔性绳、转轮,所述定尺一端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铰接有所述柔性绳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还铰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二支腿上设有第一、二腔体和紧固带,在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用于绘图的手柄;所述滑动尺上包括一弹性部和滑动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定位齿,所述定尺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滑动尺远离所述定尺的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缠绕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所述缠绕部为圆柱形,所述缠绕部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