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冀淑新专利>正文

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21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属于减振胶套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负重轮,所述负重轮包括内环套筒、橡胶衬套、外环套筒、钢板支架、轴、减振橡胶层和轮毂,所述轴上设有内环套筒,轴的两端连接有轮毂,轮毂内的钢板支架的内侧设有外环套筒,内环套筒和外环套筒之间设有橡胶衬套,轮毂的外侧设有减振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负重轮上橡胶衬套和减振橡胶层的结构,使履带轮总成能够适应公路地面地形变化,减小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延长了车辆或机械的使用寿命,使得车辆或机械的驾驶人员感觉舒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属于减振胶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履带轮总成使用的很普遍,安装有这种履带轮总成的车辆或机械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振动非常大。一方面影响车辆或机械的使用寿命,一方面车辆或机械的驾驶人员感觉很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履带轮总成使用的很普遍,安装有这种履带轮总成的车辆或机械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振动非常大。一方面影响车辆或机械的使用寿命,一方面车辆或机械的驾驶人员感觉很不舒适。进而提供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包括:负重轮,所述负重轮包括内环套筒、橡胶衬套、外环套筒、钢板支架、轴、减振橡胶层和轮毂,所述轴上设有内环套筒,轴的两端连接有轮毂,轮毂内的钢板支架的内侧设有外环套筒,内环套筒和外环套筒之间设有橡胶衬套,轮毂的外侧设有减振橡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负重轮上橡胶衬套和减振橡胶层的结构,使履带轮总成能够适应公路地面地形变化,减小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延长了车辆或机械的使用寿命,使得车辆或机械的驾驶人员感觉舒适。本技术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减小履带轮振动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履带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履带负重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包括:负重轮1,所述负重轮I包括内环套筒11、橡胶衬套12、外环套筒13、钢板支架14、轴15、减振橡胶层16和轮毂17,所述轴15上设有内环套筒11,轴15的两端连接有轮毂17,轮毂17内的钢板支架14的内侧设有外环套筒13,内环套筒11和外环套筒13之间设有橡胶衬套12,轮毂17的外侧设有减振橡胶层16。所述外环套筒13的厚度为I?3mm。所述钢板支架14的厚度为3?5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包括:负重轮(1),所述负重轮(1)包括内环套筒(11)、橡胶衬套(12)、外环套筒(13)、钢板支架(14)、轴(15)、减振橡胶层(16)和轮毂(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5)上设有内环套筒(11),轴(15)的两端连接有轮毂(17),轮毂(17)内的钢板支架(14)的内侧设有外环套筒(13),内环套筒(11)和外环套筒(13)之间设有橡胶衬套(12),轮毂(17)的外侧设有减振橡胶层(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负重轮的减振胶套结构,包括:负重轮(1),所述负重轮(I)包括内环套筒(11)、橡胶衬套(12)、外环套筒(13)、钢板支架(14)、轴(15)、减振橡胶层(16)和轮毂(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5)上设有内环套筒(11 ),轴(15)的两端连接有轮毂(17),轮毂(17)内的钢板支架(14)的内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淑新芦维强杨喆张薇
申请(专利权)人:冀淑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