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燃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854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燃油泵,包括油泵壳体,该油泵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活塞组件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套装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活塞组件密封连接的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油泵壳体空腔内的活塞套,套设在该活塞套内的活塞,设置在活塞内侧的往返套以及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油泵壳体上的压缩弹簧,活塞的周面上设有多道沟槽,在该沟槽内设有相互对置的通孔,活塞套与所述活塞对置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活塞套的一侧设有泄压结构。该汽车燃油泵具有泄压功能且通过燃油的流动能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保证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保障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燃油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一种汽车燃油泵。
技术介绍
燃油泵是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术语。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作用是把燃油从燃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一定的燃油压力,液压燃油泵有叶片泵、齿轮泵、柱塞泵及螺杆泵,燃油泵的种类很多,针对柱塞泵而言,市面上现有的柱塞泵主要是通过线圈组件控制柱塞套内的柱塞往返移动,从而达到泵油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柱塞泵却没有泄压结构,在燃油泵的出油口堵塞或变小时,柱塞往返运动时势必会造成油泵空腔内的燃油压力增加,对燃油泵的部件容易造成损伤,而且现有的柱塞泵的柱塞只是通过线圈组件来控制进行往返运动,当线圈出现损坏时,柱塞也就无法移动,油泵就无法正常工作,这种油泵的保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燃油泵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泄压功能且通过燃油的流动能带动活塞往复运动的汽车燃油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燃油泵,包括油泵壳体,该油泵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活塞组件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套装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所述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活塞组件密封连接的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壳体空腔内的活塞套,套设在该活塞套内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内侧的往返套以及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油泵壳体上的压缩弹簧,所述活塞的周面上设有多道沟槽,在该沟槽内设有相互对置的通孔,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活塞对置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所述活塞套的一侧设有泄压结构。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油泵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进油阀为单向阀。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活塞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密封连接。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和油泵壳体之间的泄压通道,安装在该泄压通道内的销轴,与该销轴固定连接的弹簧以及与该弹簧一端连接的钢珠,该钢珠与所述活塞套上的泄压嘴紧密接触。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进油管道内设有滤网。上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所述钢珠与所述活塞套的泄压嘴接触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燃油泵的出油管道堵塞或变小时该汽车燃油泵通过泄压结构对活塞套内的燃油进行泄压,防止活塞往返运动时会造成油泵空腔内的燃油压力增加,对燃油泵的部件造成损伤;通过燃油的流动带动往返套以及活塞前后移动,当线圈组件出现故障而无法工作时,活塞能继续通过燃油的流动来进行前后移动,保证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保障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塞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塞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燃油泵,包括油泵壳体1,该油泵壳体I的空腔内设有活塞组件和线圈组件2,线圈组件2套装在活塞组件的外侧;油泵壳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活塞组件密封连接的进油管道3和出油管道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油泵壳体空腔5内的活塞套6,套设在该活塞套6内的活塞7,设置在活塞7内侧的往返套8以及一端与活塞7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油泵壳体I上的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与油泵壳体I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16,进油阀16优选为单向阀。如图3所示,活塞7的周面上设有多道沟槽10,在该沟槽10内设有相互对置的通孔11,活塞套6与活塞7对置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活塞套6的两端分别与进油管道3和出油管道4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活塞套6的一侧设有泄压结构,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套6和油泵壳体I之间的泄压通道12,安装在该泄压通道12内的销轴,与该销轴固定连接的弹簧13以及与该弹簧13 —端连接的钢珠14,该钢珠14与活塞套6上的泄压嘴15紧密接触,钢珠14与活塞套6的泄压嘴15接触处设有密封圈。更进一步,为了防止油箱中的杂质进入到油泵内,在进油管道3内设有滤网17。活塞套6的周面上均设有通孔18,活塞套6的两端面上设有前向流道19和后向流道。在工作中,液流进入活塞套6侧壁内的流道,流道与活塞7上的沟槽10相通,液流从活塞套6上的通孔18进入前向液道19,然后从前端开口中流出,活塞7在液压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当液流从活塞套6上的通孔18进入后向液道,然后从后端开口中流出,活塞4在液压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在燃油泵的出油管道4堵塞或变小时该汽车燃油泵通过泄压结构对活塞套内的燃油进行泄压,具体为,当活塞套内的燃油压力较大时,燃油对钢珠14的压力导致弹簧13被压缩,此时,钢珠与泄压嘴分离,燃油从泄压通道12泄出,当油泵内的燃油压力降低时,弹簧自动复位,钢珠再次与泄压嘴紧密结合,泄压结构有效地防止在出油管道3堵塞时,活塞因为往返运动而造成油泵空腔内的燃油压力增加,对燃油泵的部件造成损伤;通过燃油的流动带动往返套8以及活塞7前后移动,当线圈组件2出现故障而无法工作时,活塞7能继续通过燃油的流动来进行前后移动,具有双重保障,在没有线圈组件2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燃油的流动来推动活塞7进行泵油工作,保证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保障性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燃油泵,包括油泵壳体,该油泵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活塞组件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套装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所述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活塞组件密封连接的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壳体空腔内的活塞套,套设在该活塞套内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内侧的往返套以及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油泵壳体上的压缩弹簧,所述活塞的周面上设有多道沟槽,在该沟槽内设有相互对置的通孔,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活塞对置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所述活塞套的一侧设有泄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燃油泵,包括油泵壳体,该油泵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活塞组件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套装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所述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活塞组件密封连接的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泵壳体空腔内的活塞套,套设在该活塞套内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内侧的往返套以及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油泵壳体上的压缩弹簧,所述活塞的周面上设有多道沟槽,在该沟槽内设有相互对置的通孔,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活塞对置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所述活塞套的一侧设有泄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油泵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伟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