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465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充电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极性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当充电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两个静触点断开。通过极性检测电路检测正负极性接反或短路时,或者过流时产生异常信号,由保护电路根据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由控制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连接,从而保护了电路不被损坏,延长了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是由电池、控制板、插座和线夹连接而成。该电源除了能向手机、笔记本等数码产品充电外,还能将电源输出的线夹直接夹在汽车的电瓶正负极两端来启动汽车。然而很多汽车应急电源没有检测汽车电瓶容量的功能以及不具有足够的安全识别电路,容易出现汽车电瓶的正负极连接错误,导致出现短路等严重后果,缩短了汽车应急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汽车应急电源容易出现正负极相反导致出现短路导致汽车应急电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电源。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充电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静触点与第二储能装置的正极连接,所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控制电路、极性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所述过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与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充电电路、保护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过流检测电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当充电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两个静触点断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液晶显示电路,所述液晶显示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电连接,所述液晶显示电路显示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状态,以及在所述充电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时,发出报警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为电池电源,所述第二储能装置为被充电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源的电压为12伏?24伏。上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通过极性检测电路检测正负极性接反或短路时,或者过流时产生异常信号,由保护电路根据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由控制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连接,从而保护了电路不被损坏,延长了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液晶显示电路显示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状态,可直观的判断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是否正常使用,因而判断出汽车不能启动是否为第二储能装置的电能不够造成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第一储能装置110、继电器120、第二储能装置130、控制电路140、充电电路150、保护电路160、极性检测电路170、过流检测电路180和液晶显示电路190。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正极111与该继电器120的一静触点电连接,该继电器120的另一静触点与第二储能装置130的正极131电连接,继电器120的线圈与控制电路140电连接。控制电路140控制继电器120的两个静触点闭合,使得第一储能装置110的正极111与第二储能装置130的正极13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110可为电池电源,第二储能装置120可为被充电源。该电池电源的电压为12伏?24伏。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负极112通过该过流检测电路180与该第二储能装置130的负极132电连接,且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负极112与充电电路150电连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正极111与第二储能装置130的正极131电连接,第二储能装置Iio的负极112通过过流检测电路180与第二储能装置130的负极132电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一储能装置110向第二储能装置130进行放电。该充电电路150与控制电路140电连接。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负极112通过充电电路150、保护电路160和极性检测电路170与该第二储能装置130的负极132电连接。该过流检测电路180通过该保护电路160与控制电路140电连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正极111与第二储能装置130的正极131电连接,该第一储能装置110的负极112通过充电电路150、保护电路160和极性检测电路170与该第二储能装置130的负极132电连接,实现第一储能装置110对第二储能装置130进行充电。当充电电路150、过流检测电路180和极性检测电路170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该保护电路160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该控制电路140,该控制电路140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该继电器120的两个静触点断开。具体的,过流检测电路180检测到第一储能装置110向第二储能装置130充电的电流超过所限定的电流时会产生异常信号,并将该异常信号发送给保护电路160,保护电路160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140,控制电路140控制继电器120断开第一储能装置110与第二储能装置130之间的连接,从而保护整个电路以免过热损毁。当第二储能装置130的正极131和负极132互相接反或者正极131和负极132相连,则极性检测电路170产生异常信号,并将该异常信号发送给保护电路160,保护电路160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140,控制电路140控制继电器120断开第一储能装置110与第二储能装置130之间的连接。该液晶显示电路190与该第二储能装置130电连接,该液晶显示电路190显示该第二储能装置130的容量状态,以及在该充电电路150、过流检测电路160和极性检测电路170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时,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为灯光闪烁和/或音频信号。上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通过极性检测电路检测正负极性接反或短路时,或者过流时产生异常信号,由保护电路根据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由控制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连接,从而保护了电路不被损坏,延长了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液晶显示电路显示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状态,可直观的判断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是否正常使用,因而判断出汽车不能启动是否为第二储能装置的电能不够造成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充电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一静触点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静触点与第二储能装置的正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控制电路、极性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所述过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与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充电电路、保护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过流检测电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当充电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中至少一个发出异常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该异常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两个静触点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充电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一静触点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静触点与第二储能装置的正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保护装置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控制电路、极性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所述过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与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通过充电电路、保护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过流检测电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当充电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极性检测电路中至少一个发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会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爱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