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465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获取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为了解决该课题,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器至少具有激励器、振动体、树脂层、配线构件。激励器通过电气信号而振动。扁平的振动体安装有激励器,并因激励器的振动而与激励器一起振动。树脂层以覆盖激励器以及安装有激励器的振动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并与振动体以及激励器一体化。配线构件与激励器连接,并向激励器输入电气信号。而且,配线构件具有折曲部或弯曲部,此外,至少一部分位于树脂层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使用致动器的音响发生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通过对安装在振动板的压电元件施加电压而使其振动、从而使振动板振动而输出音响的音响发生器。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中,在压电元件钎焊有引线,并通过该引线对压电元件施加电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4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因振动板的振动使得引线振动,由于该引线的振动而容易在声压的频率特性中产生峰(声压比周围高的部分)以及谷(声压比周围低的部分),从而难以获取优质的音质。实施方式的一方式为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获取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器至少具有激励器、振动体、树脂层、配线构件。激励器通过电气信号而振动。扁平的振动体安装有激励器,并因激励器的振动而与激励器一起振动。树脂层以覆盖激励器以及安装有激励器的振动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并与振动体以及激励器一体化。配线构件与激励器连接,并向激励器输入电气信号。而且,配线构件具有折曲部或弯曲部,此外,配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树脂层的内部。【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实施方式的一方式,能够获取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器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B为图1A的A-A’线剖视图。图2为图1B的B-B’线剖视图。图3A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其I)。图3 B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其2)。图3C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其3)。图4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其I)。图5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其2)。图6为表示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其3)。图7A为表示框体以及引线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图7B为图7A的C-C ’线剖视图。图8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图。图8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图。图9A为表示作为配线构件而使用了柔性配线的情况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图9B为图9A的D-D ’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添加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公开的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利用图1A以及图1B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器I的结构。图1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发生器I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B为图1A的A-A’线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A以及图1B中,图示了包含将铅直上方设为正方向、将铅直下方设为负方向的Z轴在内的三维的直角坐标系。所涉及的直角坐标系也在后述的说明中使用的其他附图中表示。而且,图1A中省略了树脂层7的图示。而且,同样为了便于理解说明,图1B将音响发生器I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放大夸张表示。如图1A所示,音响发生器I具备框体2、振动板3、压电元件5、引线6a、6b。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A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一个压电元件5的情况,而并非对压电元件5的个数进行限定。框体2由具有矩形框状的相同形状的两张框构件构成,并夹入振动板3的周缘部地支承振动板3。振动板3具有板状、薄膜状等扁平的形状,其周缘部被框体2夹着而被固定。即,振动板3以伸入框体2的框内的状态被框体2支承。需要说明的是,将振动板3的比框体2靠内侧的部分即振动板3的不被框体2夹着而能够自由振动的部分作为振动体3a。因此,振动体3a为在框体2的框内形成大致矩形状的部分。而且,振动板3能够使用树脂、金属等各种材料形成。例如,能够由厚度10?200 μ m的聚乙烯、聚酰亚胺等树脂薄膜构成振动板3。框体2的厚度、材质等并不受到限定。能够利用金属、树脂等各种材料形成框体2。例如,从机械强度以及耐蚀性优异的理由出发,能够适当将厚度100?1000 μ m的不锈钢制的材料等用作框体2。需要说明的是,图1A中示出了其内侧的区域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状的框体2,然而也可以为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正η边形等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示出了大致矩形状的示例。压电元件5为以贴附在振动体3a的表面的方式等设置,并通过受到电压的施加而振动来激励振动体3a的激励器。就所涉及的压电元件5而言,如图1B所示,例如,具备:由四层陶瓷构成的压电体层5a、5b、5c、5d ;交替层叠有三层内部电极层5e的层叠体;形成在所涉及的层叠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表面电极层5f、5g ;形成在露出有内部电极层5e的侧面的外部电极5h、5j。需要说明的是,压电元件5呈板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的主面形成如长方形状或正方形状的多边形。而且,压电体层5a、5b、5c、5d如图1B中箭头标记所示被实施极化。即,与在某个瞬间施加的电场的方向相对的极化的方向被极化为在厚度方向(图的Z轴方向)上的一方侧与另一方侧反转。引线6a、6b为配线构件的一例,与外部电极5h、5j分别连接。当通过所涉及的引线6a、6b而对压电元件5施加电压时,例如,在某个瞬间,以与振动体3a粘接侧的压电体层5c、5d缩短而压电元件5的上表面侧的压电体层5a、5b延伸的方式变形。因此,通过对压电元件5施加交流信号,能够使得压电元件5折曲振动从而对振动体3a施加折曲振动。而且,压电元件5的主面与振动体3a的主面通过环氧系树脂等粘接剂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压电体层5a、5b、5c、5d的材料,能够使用PZT(leadzirconate titanate)、Bi层状化合物、鹤青铜构造化合物等非铅系压电体材料等以往使用的压电陶瓷。而且,作为内部电极层5e的材料,能够使用各种金属材料。例如,在含有由银和钯构成的金属成分与构成压电体层5a、5b、5c、5d的陶瓷成分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降低因压电体层5a、5b、5c、5d与内部电极层5e的热膨胀差而产生的应力,因此能够获取不发生层叠不良的压电兀件5。而且,如图1B所示,音响发生器I还具备在框体2的框内以将压电元件5以及振动板3的表面覆盖的方式配置并与振动板3以及压电元件5 —体化的树脂层7。就树脂层7而言,例如,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而形成为使杨氏模量达到IMPa?IGPa的范围左右。通过利用所涉及的树脂层7埋设压电元件5,能够产生适度的阻尼效果,因此能够抑制共振现象,从而能够将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峰、谷抑制为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图1B中示出了树脂层7形成与框体2相同高度的状态,然而只要埋设压电元件5即可,例如,也可以使树脂层7形成为高于框体2的高度。而且,在图1B中,作为压电元件5而例举了双压电晶片型层叠型压电元件,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将伸缩的压电元件贴附在振动体3a的单压电晶片型层叠型压电元件。然而,在以往的音响发生器中,因振动板的振动造成引线振动,由于该引线的振动而在声压的频率特性中容易产生峰(声压比周围高的部分)以及谷(声压比周围低的部分),从而有难以获取优质的音质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引线6a、6b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通过电气信号而振动的激励器;安装有所述激励器,并因该激励器的振动而与该激励器一起振动的扁平的振动体;以覆盖所述激励器以及安装有该激励器的所述振动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振动体以及所述激励器一体化的树脂层;与所述激励器连接,并向该激励器输入电气信号的配线构件,所述配线构件具有折曲部或弯曲部,此外,所述配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树脂层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12 JP 2012-2715461.一种音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通过电气信号而振动的激励器; 安装有所述激励器,并因该激励器的振动而与该激励器一起振动的扁平的振动体; 以覆盖所述激励器以及安装有该激励器的所述振动体的表面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振动体以及所述激励器一体化的树脂层; 与所述激励器连接,并向该激励器输入电气信号的配线构件, 所述配线构件具有折曲部或弯曲部,此外,所述配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树脂层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曲部或弯曲部设置在所述树脂层的外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曲部或弯曲部设置在所述树脂层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音响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构件的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的连接部被所述树脂层覆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成信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