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323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在尾水管的通道内设有前后两端开口的整流筒,整流筒与锥管段同轴,水轮机的水流经转轮出口流出,并进入尾水管的锥管段。水流进入锥管段后,锥管段中的水压具有轴心小周边大的特点,当水流在锥管段某个位置遇到前后开口的整流筒后会使轴心的水压增大,而周边的压力相反会减小,因此,就会使轴心和周边的压力差减小,从而可以实现抑制偏心涡带的产生及影响,它可在不影响水轮机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或减少回流现象,使得水流更稳定并延长其推动水轮机转轮持续做功的时间。在不增加直锥管高度,也即不增加水电站的下部开挖前提条件下,实现了提高能量恢复系数的目标,使水轮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
技术介绍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现代水轮机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设备,水轮机一般都设有尾水管,尾水管通常设计成一种管径横截面面积由小增大的弯管,转轮出口处的水流经过尾水管时,流速下降,压力升高,形成逆压力场,因此尾水管又叫做扩压管。其作用是:把转轮出口处的水流排向下游,并回收转轮出口处一部分水流的能量,尽最大化地利用水流的位能。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希望尾水管中水流的流动尽可能平稳,扩压效果尽可能好,恢复系数尽可能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尾水管往往存在着以下几种状况。其一,由于尾水管是一种扩压式的管道,当水流流经尾水管时,容易引起脱流、二次回流以及流动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弯肘式的尾水管,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其二,当 水轮机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进入尾水管的流动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水流在周期性非平稳因素及离心力的影响下产生偏心,并形成偏心涡带,偏心涡带以低频的周期在尾水管内旋转,撞击着尾水管的壁面,形成反射波向上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包括前端开口小且后端开口大的锥管段(1),所述锥管段(1)前端与水轮机转轮出水口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1)的通道内设有与其同轴且前后开口的整流筒(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包括前端开口小且后端开口大的锥管段(1),所述锥管段(I)前端与水轮机转轮出水口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I)的通道内设有与其同轴且前后开口的整流筒(2)。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I)轴向长度为LI,所述整流筒(2)轴向长度为L2,所述整流筒(2)前端面距离锥管段(I)后端面为L3,满足 L2〈0.5L1,0〈L3〈L1。3.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段(I)前端口内径为D1,所述锥管段⑴后端口内径为D3,所述整流筒⑵外接圆内径为D2,满足0.1D1〈D2〈D3。4.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2)为中空状且 前后开口的圆柱筒,或者正多边形筒,或者喇叭筒,或者直锥筒,所述直锥筒的锥角为O。~20°。5.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2)由三个相同的、呈中空状且前后开口的正六边形筒拼接而成蜂窝状结构,相邻两个正六边形筒互成120°。6.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2)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栗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创想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