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斗轮堆取料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用于拉紧斗轮堆取料机的传送带;包括:配重滚筒、滚筒轴承座、配重连杆、活动配重以及配重框架;所述配重滚筒嵌于所述传动带中,所述配重滚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滚筒轴承座枢转相连;所述滚筒轴承座与所述配重连杆紧固相连;所述配重连杆与所述活动配重紧固相连;所述配重框架设置凹槽形滑轨,所述滚筒轴承座嵌于所述滑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重滚筒以及配重的自重向下拉紧传送带,从而避免传送带跑偏以及由之带来的传送带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
本技术涉及斗轮堆取料机
,特别涉及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
技术介绍
斗轮堆取料机的配重结构用于拉扯传送带,保证传送带在运送物料时能够保持紧绷。现有的配重结构整体固定在配重框架上,灵活性差,框架内部张力分布不均,使得皮带运行时配重框架晃动大,导致平衡性能差,造成整个配重框架受力不均,皮带跑偏磨损现象严重;加大了维护的劳动量和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斗轮堆取料机跑偏风险,提升起运转稳定性的配重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用于拉紧斗轮堆取料机的传送带;所述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滚筒、滚筒轴承座、配重连杆、活动配重以及配重框架;所述配重滚筒嵌于所述传送带中,所述配重滚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滚筒轴承座枢转相连;所述滚筒轴承座与所述配重连杆紧固相连;所述配重连杆与所述活动配重紧固相连;所述配重框架设置凹槽形滑轨,所述滚筒轴承座嵌于所述滑轨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配重包括:配重杆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置于所述配重杆上。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杆上设置滑槽,所述配重块嵌于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杆包括:两条平行支撑杆;所述配重块呈E字形;所述配重块嵌于所述配重杆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空心圆柱体,环套在所述配重杆上。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滚筒轴承座活动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通过可沿配重框架滑动的配重滚筒在配重自重的拉扯作用下充分的拉紧传送带,从而适应传送带运转过程中的松紧变化,避免了传送带在配重结构固定模式下无法充分拉紧而导致跑偏以及由之带来的传送带磨损以及运转稳定性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配重滚筒,2-滚筒轴承座,3-配重连杆,4-配重杆,5-配重块,6_配重框架,7-销轴,8-滑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用于拉紧斗轮堆取料机的传送带;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滚筒1、滚筒轴承座2、配重连杆3、活动配重以及配重框架6 ;配重滚筒I嵌于传送带中,跟随传送带转动同时拉紧传送带;配重滚筒I通过轴承与滚筒轴承座2枢转相连,从而保证配重滚筒I能够稳定转动;滚筒轴承座2与配重连杆3紧固相连,配重连杆3与活动配重紧固相连,从而通过活动配重的自重拉扯配重滚筒1,进而拉紧传送带;配重框架6设置凹槽形滑轨8,滚筒轴承座3嵌于滑轨中,从形成可滑动的配重滚筒结构;当传送带正常运载物料时,传送带紧绷,配重滚筒I可向上移动,缓解紧绷态势,避免张力过大变形损坏;当传送带上的物料较少时,传送带必然松弛,配重滚筒I受活动配重的拉扯向下拉紧传送带,保持其紧绷状态,避免松弛跑偏;鉴于传送带的物料运输过程中,物料量处于波动状态,通过活动的配重滚筒I实现动态的拉紧,有助于适应传送带的松紧度变化,从而保证传送带始终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保证生产效率。鉴于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环境不同,物料种类也不同,为了适应各类物料环境;优选的,活动配重包括:配重杆4和配重块5 ;配重块5置于配重杆4上。活动配重块模式,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增添删减配重块5的数量,从而增强其适应性。鉴于传送带在运转过程中从而局部松紧程度不一致,因而造成配重滚筒产生微小的倾角,并且保持这种状态稳定运转;为了维持这种稳态,配重块的分布位置分布是变化的,无法通过人工在有限次数的试验下得到;优选的,配重杆上设置滑槽,配重块5嵌于所述滑槽内,从而根据实际运转过程中的拉力需求,配重块5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进一步的,配重杆4包括:两条平行支撑杆;配重块5呈E字形;配重块5嵌于配重杆4中;扩大配重块5与配重杆的接触面积,增大静摩擦力,从而形成稳固的滑动关系。或者,配重块设置成空心圆柱体,环套在配重杆4上,从而形成牢靠的滑动关系,根本上杜绝了配重块5的脱离,保持稳定的滑动关系。鉴于滚筒轴承座2处于活动状态,若与其下部的配重连杆3以及活动配重处于刚性紧固连接,容易造成直接拉紧传送带的配重滚筒I和提供拉力的配重块5的重心不在一条竖直线上,从而造成整个配重机构在运转过程中的晃动,威胁到传送带的稳定运行;优选的,通过销轴7实现滚筒轴承座2与配重连杆3的枢转连接,从而保证配重滚筒I和配重块5的重心在一条竖直线上,避免晃动;同时降低机械结构内部的不均匀张力,避免机械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的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通过可沿配重框架滑动的配重滚筒在配重自重的拉扯作用下充分的拉紧传送带,从而适应传送带运转过程中的松紧变化,避免了传送带在配重结构固定模式下无法充分拉紧而导致跑偏以及由之带来的传送带磨损以及运转稳定性降低的问题;通过可滑动的配重块实现动态适应稳态倾角的位置分布,从而维持运转稳态;通过滚筒轴承座与配重连杆的活动连接降低晃动的风险和机械损伤的风险,有利于促进堆取料进程的稳定进行。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用于拉紧斗轮堆取料机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滚筒、滚筒轴承座、配重连杆、活动配重以及配重框架;所述配重滚筒嵌于所述传送带中,所述配重滚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滚筒轴承座枢转相连;所述滚筒轴承座与所述配重连杆紧固相连;所述配重连杆与所述活动配重紧固相连;所述配重框架设置凹槽形滑轨,所述滚筒轴承座嵌于所述滑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用于拉紧斗轮堆取料机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滚筒、滚筒轴承座、配重连杆、活动配重以及配重框架;所述配重滚筒嵌于所述传送带中,所述配重滚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滚筒轴承座枢转相连;所述滚筒轴承座与所述配重连杆紧固相连;所述配重连杆与所述活动配重紧固相连;所述配重框架设置凹槽形滑轨,所述滚筒轴承座嵌于所述滑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堆取料机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配重包括:配重杆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