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顶部设有呼吸阀,所述装料罐通过输送管道与原料罐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泵和止回阀,所述装料罐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其特征是氮气进管上设有一只三通阀,所述水封罐通过回气管与所述三通阀相连接。这种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在卸料时,随着原料罐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中的氮气从水封罐处排出,此时可切换三通阀,使这些排出的氮气通过氮气进管进入装料罐内,这样形成平衡,一方面可以减少氮气的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己内酰胺随氮气排出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尤其是一种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己内酰胺是锦纶6切片生产的重要原料,在锦纶6切片生产企业中,通常采用槽车将己内酰胺运至厂区内的原料罐处。现有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顶部设有呼吸阀,所述装料罐通过输送管道与原料罐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泵和止回阀,所述原料罐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在卸料过程中,在装料罐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充入氮气,输送泵动作后装料罐中的己内酰胺液态就被输送至原料罐中,随着原料罐中己内酰胺的增加,原料罐中储存的氮气就会从水封罐先排出,当原料罐内压力过大时,氮气还会从呼吸阀处排出,这样每一次卸料都会造成氮气的大量浪费,一方面氮气随意排放,另一方面装料罐中又需要不断地充入氮气,这样不利于节能,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有必要对现有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减少氮气浪费、提高氮气利用率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本技术所设计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顶部设有呼吸阀,所述装料罐通过输送管道与原料罐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泵和止回阀,所述装料罐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其特征是氮气进管上设有一只三通阀,所述水封罐通过回气管与所述三通阀相连接。其中,水封罐中装着水,原料罐中的气体可以从水封罐中排出,而外部的气体由于水的存在不能进入原料罐内,水封罐在化工设备中属常用设备。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阀外部设有一个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上设有通气管,在通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集气罩通过软管与所述回气管相连接;所述原料罐顶部固定设有管状座,所述管状座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集气罩呈一个无底的圆柱形,该集气罩插入设置在所述管状座内并与之相配合,所述集气罩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通气口下方;所述集气罩内壁设有限位环,所述原料罐顶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环内;所述通气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本技术所设计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在卸料时,首先在三通阀的进口处通入氮气,并开启输送泵将己内酰胺液体从装料罐输向原料罐,随着原料罐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中的氮气从水封罐处排出,此时可切换三通阀,使这些排出的氮气通过回气管进入三通阀的另一个进口,并最终通过氮气进管进入装料罐内,这样形成平衡,这样在卸料过程中无需持续地额外往装料罐中充氮气,一方面可以减少氮气的浪费,提高了氮气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己内酰胺随氮气排出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原料罐顶部集气罩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原料罐顶部集气罩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5通气口的形状示意图;图中:槽车1、装料罐2、原料罐3、水封罐4、呼吸阀5、输送管道6、输送泵7、氮气进管8、三通阀9、止回阀10、回气管11、集气罩12、通气管13、电磁阀14、软管15、管状座16、通气口 17、通孔18、限位环19、限位杆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I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2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顶部设有呼吸阀5,所述装料罐2通过输送管道6与原料罐3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6上设有输送泵7和止回阀10,所述装料罐2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8,其特征是氮气进管8上设有一只三通阀9,所述水封罐4通过回气管11与所述三通阀9相连接。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在卸料时,首先在三通阀9的进口处通入氮气,并开启输送泵7将己内酰胺液体从装料罐2输向原料罐3,随着原料罐3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3中的氮气从水封罐4处排出,此时可切换三通阀9,使这些排出的氮气通过回气管11进入三通阀9的另一个进口,并最终通过氮气进管8进入装料罐2内,这样形成平衡,在卸料过程中无需持续地额外往装料罐2中充氮气,一方面可以减少氮气的浪费,提高了氮气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己内酰胺随氮气排出污染环境;另外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切换三通阀9从外部加入氮气。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呼吸阀5外部设有一个集气罩12,所述集气罩12上设有通气管13,在通气管13上设有电磁阀14,所述集气罩12通过软管15与所述回气管11相连接;当己内酰胺液体输送过快时,原料罐3中液位急剧增加,罐内压力变大,为了安全起见,呼吸阀5自动打开,多余的氮气从呼吸阀5处排出;在平时电磁阀14可以打开,这样集气罩12与大气连通,呼吸阀5正常工作,当卸料时,可以将电磁阀14关闭,集气罩12将从呼吸阀5处排出的氮气收集起来并通过软管输送至回气管11中,最终也通过三通阀9和氮气进管8进入装料罐2内,这样可进一步减少氮气的排放。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原料罐3顶部固定设有管状座16,所述管状座16上设有通气口 17,所述集气罩12呈一个无底的圆柱形,该集气罩12插入设置在所述管状座16内并与之相配合,所述集气罩12上设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位于所述通气口 17下方;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安全性更好,在卸料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会导致罐内压力升高,呼吸阀5的作用本来是在罐内压力升高时可以排气,而在呼吸阀5外设置了集气罩12后,呼吸阀5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呼吸阀5的作用大力减弱,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后,当罐内压力因意外而升高时,集气罩12会被向上顶,使得通孔18与通气口 17重合,这样呼吸阀5直接与大气相通,可提高安全性;在极限情况下,集气罩12可以被弹出,彻底释放呼吸阀5,因此安全性更好。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集气罩12内壁设有限位环19,所述原料罐3顶部设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位于所述限位环19内;这样集气罩12在上下串动的过程中不会跑歪,确保通孔18与通气口 17能重合。实施例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所述通气口 17呈上大下小的形状;集气罩12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行过程中,通孔18与通气口 17的重合面是逐渐增大的,安全性更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1)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2)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顶部设有呼吸阀(5),所述装料罐(2)通过输送管道(6)与原料罐(3)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6)上设有输送泵(7)和止回阀(10),所述装料罐(2)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8),其特征是氮气进管(8)上设有一只三通阀(9),所述水封罐(4)通过回气管(11)与所述三通阀(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包括槽车(I)上的用于运送己内酰胺的装料罐(2)和用于储存己内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过管道与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顶部设有呼吸阀(5),所述装料罐(2)通过输送管道(6)与原料罐(3)下部相连接,在输送管道(6)上设有输送泵(7)和止回阀(10),所述装料罐(2)顶部设有一根氮气进管(8),其特征是氮气进管(8)上设有一只三通阀(9),所述水封罐(4)通过回气管(11)与所述三通阀(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酰胺槽车卸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阀(5)外部设有一个集气罩(12),所述集气罩(12)上设有通气管(13),在通气管(13)上设有电磁阀(14),所述集气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杰,俞忠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