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259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模块。该离心风机模块(100)包括离心风机(200)、风机壳体(300),所述离心风机(200)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300)内,所述风机壳体(300)包括风罩圆弧形板(310)、风罩左侧板(330)、风罩右侧板(340),所述风罩左侧板(330)和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200)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300)的中心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风机模块的风道拐角处圆滑过渡,可减小风阻,且离心风机的中心线偏离风机壳体的中心线,形成偏心结构,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偏心值保证离心风机工作在良好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逆变散热模组的离心风机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紧凑,光伏逆变器特别是IGBT的散热问题越来越严峻,IGBT的散热器的翅片也越来越密集,利用风压较大的离心风机配合散热器来对IGBT散热逐渐成为业内主流散热方式。IGBT的热量先传导至散热器,离心风机模块对散热器吹风,将散热器上的热量迅速带走。离心风机模块一侧的轴向进风,叶轮的四周出风,需要设计风道以使风吹向散热器,而现有的离心风机模块的风道的拐角处会造成很大的风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模块,其风道的拐角处采用圆滑过渡,可以减小风阻。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离心风机模块,所述离心风机模块包括离心风机、风机壳体,所述离心风机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罩圆弧形板、风罩左侧板、风罩右侧板,所述风罩左侧板和所述风罩右侧板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的中心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风机模块的进风口开设在所述风罩左侧板上,且所述离心风机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进风口周边的导风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风机固定在所述风罩右侧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罩左侧板和所述风罩右侧板焊接在所述风罩圆弧形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壳体还包括风罩前面板,所述风罩前面板固定在所述风罩圆弧形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罩前面板上设置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风机模块还包括左风罩导轨件和右风罩导轨件,所述左风罩导轨件固定在所述风罩左侧板的下部,所述右风罩导轨件固定在所述风罩右侧板的下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风机模块的风机启动电容固定在所述右风罩导轨件上,且所述风机启动电容位于所述风机壳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离心风机模块包括离心风机、风机壳体,所述离心风机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罩圆弧形板、风罩左侧板、风罩右侧板,所述风罩左侧板和所述风罩右侧板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的中心线,本技术的离心风机模块的风道拐角处圆滑过渡,可减小风阻,且离心风机的中心线偏离风机壳体的中心线,形成偏心结构,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偏心值保证离心风机工作在良好工况。【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离心风机模块的右侧示意图;图3是图1的离心风机模块的左侧示意图;图4是显示图1的离心风机模块的风机启动电容的固定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离心风机模块的前侧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00-离心风机模块;200_离心风机;210-出线孔;300_风机壳体;310_风罩圆弧形板;330_风罩左侧板;340_风罩右侧板;410_进风口 ;400_导风圈;320-风罩前面板;700_把手;520_左风罩导轨件;510_右风罩导轨件;600_风机启动电容;01-离心风机的中心;02_风机壳体的中心;610_风机启动电容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100包括离心风机200、风机壳体300。所述离心风机200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300内。在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中,所述离心风机200固定在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上。在风罩右侧板340上开设有与离心风机200的转子形状匹配的出线孔210以方便出线。所述风机壳体300包括风罩圆弧形板3风罩左侧板330、风罩右侧板340。所述风罩左侧板330和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中,所述风罩左侧板330和所述风罩右侧板340焊接在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上。所述离心风机200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300的中心线。如图1和图2所示,离心风机的中心01偏离风机壳体的中心02。所述风机壳体300的风道拐角处圆滑过渡,可减小风阻,且离心风机的中心线偏离风机壳体的中心线,形成偏心结构,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偏心值保证离心风机工作在较佳或最佳工况。在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中,所述离心风机模块100的进风口 410开设在所述风罩左侧板330上,且所述离心风机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进风口 410周边的导风圈400,如图3所示。与离心风机的进风侧完全敞开相比,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的安全隐患较小。在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模块中,所述风机壳体300还包括风罩前面板320,所述风罩前面板320固定在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上。而且,所述风罩前面板320上设置有把手700。所述离心风机模块还包括左风罩导轨件520和右风罩导轨件510,所述左风罩导轨件520固定在所述风罩左侧板330的下部,所述右风罩导轨件510固定在所述风罩右侧板340的下部。而且,所述离心风机模块的风机启动电容600固定在所述右风罩导轨件510上,且所述风机启动电容600位于所述风机壳体300内。由于离心风机体积大,重量重,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通过把手700、左风罩导轨件520和右风罩导轨件510,可以便捷地将离心风机模块100安装在例如光伏逆变器内。在风机壳体300的底部安装左风罩导轨件520和右风罩导轨件510,既方便模块式的插拔,又可以对离心风机模块起到托举支撑作用,增加安装的可靠性。另外,在右风罩导轨件510的内侧安装风机启动电容600,充分利用空余空间,而且起到保护启动电容的作用。在风罩前面板320上安装把手700,安装离心风机模块时更便捷。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模块(100)包括离心风机(200)、风机壳体(300),所述离心风机(200)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300)内,所述风机壳体(300)包括风罩圆弧形板(310)、风罩左侧板(330)、风罩右侧板(340),所述风罩左侧板(330)和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200)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300)的中心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模块(100)包括离心风机(200)、风机壳体(300 ),所述离心风机(200 )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300 )内,所述风机壳体(300 )包括风罩圆弧形板(310)、风罩左侧板(330)、风罩右侧板(340),所述风罩左侧板(330)和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与所述风罩圆弧形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200)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风机壳体(300)的中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模块的进风口(410)开设在所述风罩左侧板(330)上,且所述离心风机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进风口(410)周边的导风圈(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200)固定在所述风罩右侧板(34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远志张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昆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