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渣蓄热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81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渣蓄热球,其原料配比(Wt%)为:稻壳20~30%,粘土10~25%,石墨尾矿渣25~40%,碳渣5~20%,羧甲基纤维素钠0.5~2.0%,各原料协同调节化渣蓄热球的粘度和熔化温度,该化渣蓄热球配比合理、熔化速度适宜、保温效果好、吸附夹杂物能力好,能够保证连铸炼钢得以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渣蓄热球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化渣蓄热球。
技术介绍
炉外精炼和连铸技术正在炼钢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冶金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连铸过程中钢水降温快,温度低是阻碍连铸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钢水温度的调整和控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几年,各种钢水再加热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化学加热法由于操作简单,升温速度快,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得到重视,在国内外各大钢厂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从目前钢水化学加热法的应用情况来看,基本上是用铝作发热剂,由于钢水中残留的酸溶铝较多,容易造成水口结瘤从另一方面影响连铸的生产,而且在生产低铝和铝镇静钢过程中钢水中铝的成份也很难控制。针对传统的以稻壳作为钢水覆盖剂,目前的改进技术,多采用将稻壳进一步加工,制备碳化稻壳或稻壳灰,再作为复合覆盖剂的主要原料,碳化稻壳成本偏高,而稻壳灰覆盖剂产生的覆盖层,往往结构松散、强度差、气密性差。石墨尾矿渣是石墨选矿厂生产石墨后排放的工业矿渣,由于其排放量大,可利用性差,在石墨选矿厂周围大量、长期堆积,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对区域生态环境也产生不利影响。按照目前35万t/a的鳞片石墨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渣蓄热球,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Wt%)为:稻壳20~30%,粘土10~25%,石墨尾矿渣25~40%,碳渣5~20%,羧甲基纤维素钠 0.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渣蓄热球,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以质量百分比wt%计为:稻壳20~30%,粘土10~25%,石墨尾矿渣25~40%,碳渣5~20%,羧甲基纤维素钠0.5~2.0%;将原料制粒;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制备所述化渣蓄热球的粘结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渣蓄热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渣蓄热球的化学成份以质量百分比wt%计包括:SiO229~39%、CaO15~25%、MgO≤5%、Fe2O3≤5%、Al2O36~10%、C固≤9%;其水分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含量≤0.50%,熔点≤1280℃,粒径1~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渣蓄热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渣蓄热球原料的材料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卓高云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鹏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