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9503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炉体的左侧烟道和右侧烟道中分别布置有蓄热体,炉体的中部烟道中布置电加热装置;风机的进口通过进气阀门连接废气进气管,风机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阀门依次连通炉体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炉体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正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另一路通过另一阀门依次连通炉体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炉体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反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两个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之间进行周期性切换,进气阀门与排放阀门之间串接循环阀门,构成气体循环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治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印刷、包装、喷涂、化工和其它很多工业领域中都会产生含有一定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的废气。这些废气如果不经过完善的净化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区域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环保问题。目前国内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冷凝、吸收、膜分离、生物降解、光催化降解、等离子体和燃烧等。在上述方法中,以活性炭吸附法和燃烧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活性炭吸附的运行操作简单、初期投资低是其最大的优点,而运行过程中活性炭的购置费用较高、废弃活性炭需作危废处理是其美中不足之处,如果所吸附的VOCs不具有回收价值,活性炭再生成本高,会进一步增加活性炭废弃的速度和处理成本。燃烧法的突出优势在于VOCs经过燃烧(或氧化)反应,可以被充分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等小分子物质,最大程度地实现无害化,发展十分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燃烧法主要包括直接燃烧、蓄热燃烧和蓄热式催化燃烧。直接燃烧法要求废气中VOCs浓度较高,多数废气都难以满足该条件。蓄热燃烧,即通常说的RTO技术(RegenerativeThermalOxidation),是利用陶瓷球或蜂窝陶瓷作为蓄热体,将燃烧后烟气的热量蓄积在蓄热体中,经过流向切换后,高温蓄热体向待处理废气放出热量,把废气加热到其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燃烧温度以上,使挥发性有机物氧化分解,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蓄热式催化燃烧法是进一步在蓄热体表面负载催化剂,进一步降低反应温度,以便处理更低浓度(一般在500-3000mg/Nm3之间)的有机废气。蓄热燃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两个技术难题:一是蓄热体的启动加热,以及装置运行过程中适应VOCs浓度波动的运行调节问题。二是在流向切换过程中,易导致入口侧少量还未进入高温区氧化的废气被直接反吹出去,导致排出装置的气体中VOCs浓度升高,降低废气净化效果,甚至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多室蓄热体冗余布置技术,比如三室布置,第一室中废气被高温蓄热体加热后氧化,到第二室中把热量放出给低温蓄热体后排出,第三室中蓄热体用清洁空气进行吹扫备用;一个周期结束后,废气从第二室进入、第三室排出,第一室进入吹扫备用状态,如此周期性切换。如果没有第三室,则流向切换时,废气从第二室进入、第一室排出,则第一室入口端还有少量废气未进入高温区反应就被直接反吹出去。多室蓄热体冗余布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净化效果,但也因蓄热体冗余布置而增大了设备体积和造价。因此,进一步开发结构紧凑、运行调节方便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装置,对于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治理有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调节方便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该系统可对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解决流向切换时废气净化效果下降问题,克服多室蓄热体冗余布置导致成本上升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包括炉体、电加热装置、风机、蓄热体、阀门,所述炉体的左侧烟道和右侧烟道中分别布置有蓄热体,炉体的中部烟道中布置电加热装置;所述风机的进口通过进气阀门连接废气进气管,风机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阀门依次连通炉体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炉体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正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另一路通过另一阀门依次连通炉体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炉体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反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两个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之间进行周期性切换,使废气经过蓄热体和电加热器时被加热,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氧化去除,净化后的高温气体再流经另一个蓄热体放热,并蓄积热量,气体温度降低后,通过排放阀门排出;所述进气阀门与排放阀门之间串接循环阀门,构成气体循环回路,使流向切换时反吹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循环进入炉体内进行处理,避免反吹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直接排放导致净化效果下降,保证挥发性有机物焚毁去除率。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通过频率调节控制废气流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高效焚毁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电加热装置在启动阶段进行蓄热体加热,把温度提升到运行温度,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作为低VOCs浓度时的辅助加热手段,维持反应温度,保证VOCs焚毁去除率,调节简单方便;通过布置循环阀门,可使状态切换时反吹出的废气循环到风机入口,再进入炉内进行处理,避免了反吹出的废气直接排放导致废气净化效果下降,不需进行蓄热体冗余布置,降低了设备体积和投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中,包括炉体1、电加热装置2、左蓄热体3、右蓄热体4、阀门一5、风机6、阀门二7、阀门三8、阀门四9、阀门五10、阀门六11、阀门七12。左蓄热体3布置在炉体1的左侧烟道中,右蓄热体4布置在炉体1的右侧烟道中,炉体1的中部烟道中布置电加热装置2。阀门一5与风机6入口连接,风机6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阀门二7连接到炉体1左侧烟道,一路通过阀门三8连接到炉体1右侧烟道,阀门三8出口还与阀门五10、阀门七12依次连接,阀门四9串接在阀门二7和阀门七12之间,阀门六11串接在阀门一5和阀门七12之间。该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开启电加热装置2,将炉体1内部加热到设定的反应温度后启动风机6,开始引入废气。在一个换向周期的前半周期中,运行状态Ⅰ是废气依次流经阀门一5、风机6、阀门二7、左蓄热体3、电加热器2、右蓄热体4、阀门五10和阀门七12,其余阀门关闭,废气经过左蓄热体3和电加热器2时被加热,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氧化去除,净化后的高温气体再流经右蓄热体4时,向右蓄热体4放热,热量蓄积在右蓄热体4中,气体温度降低后,再流过阀门五10和阀门七12排出;在后半周期中,切换到运行状态Ⅱ,即废气依次流经阀门一5、风机6、阀门三8、右蓄热体4、电加热器2、左蓄热体3、阀门四9和阀门七12,其余阀门关闭,废气经过右蓄热体4和电加热器2时被加热,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氧化去除,净化后的高温气体再流经左蓄热体3时,向左蓄热体3放热,热量蓄积在左蓄热体3中,气体温度降低后,再流过阀门四9和阀门七12排出。运行状态Ⅱ和运行状态Ⅰ之间进行周期性切换。运行状态Ⅰ和运行状态Ⅱ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时,短暂关闭阀门七12,打开阀门六11,构成气体再循环回路,使流向切换时反吹出的废气不经过阀门七12直接排放,而是经阀门六11全部循环到风机6入口,然后再关闭阀门六11,打开阀门七12,完成状态过渡。运行过程中,当废气中VOCs浓度很低,放热量不足以维持反应温度时,可通过电加热装置2进行辅助加热;废气流量可通过改变风机6的转速进行调节。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蓄热体对挥发性有机物氧化放热量的高效回收,维持炉体内的反应温度,高效焚毁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尤其适合VOCs浓度在1500~10000mg/Nm3的挥发性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包括炉体(1)、电加热装置(2)、风机(6)、蓄热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侧烟道和右侧烟道中分别布置有蓄热体,炉体(1)的中部烟道中布置电加热装置(2);所述风机(6)的进口通过进气阀门连接废气进气管,风机(6)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阀门依次连通炉体(1)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2)、炉体(1)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正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另一路通过另一阀门依次连通炉体(1)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2)、炉体(1)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反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两个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之间进行周期性切换,使废气经过蓄热体和电加热器(2)时被加热,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氧化去除,净化后的高温气体再流经另一个蓄热体放热,并蓄积热量,气体温度降低后,通过排放阀门排出;所述进气阀门与排放阀门之间串接循环阀门,构成气体循环回路,使流向切换时反吹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循环进入炉体(1)内进行处理,避免反吹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直接排放导致净化效果下降,保证挥发性有机物焚毁去除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包括炉体(1)、电加热装置(2)、风机(6)、蓄热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侧烟道和右侧烟道中分别布置有蓄热体,炉体(1)的中部烟道中布置电加热装置(2);所述风机(6)的进口通过进气阀门连接废气进气管,风机(6)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阀门依次连通炉体(1)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2)、炉体(1)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正向废气蓄热氧化运行状态路径;另一路通过另一阀门依次连通炉体(1)的右侧烟道中的蓄热体、电加热装置(2)、炉体(1)的左侧烟道中的蓄热体、排放阀门,形成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徐芳倩郑晓园马睿闻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