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31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利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的磺酸基团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以硫酸铜溶液为沉积溶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负载纳米铜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纳米铜粒子的高电子传导能力、电催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结合聚对氨基苯磺酸具有成膜性好、与铜离子结合活性位点多和对基底较强的结合力等优点,制备的纳米铜粒子/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作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具有显著增强的电催化还原活性,响应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分析化学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铜粒子/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测定过氧化氢的电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过氧化氢以其显著的杀菌消毒作用,在食品、生物、医药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分析领域中的热点。传统的H2O2测定方法有电化学法、还原滴定法、光谱法和化学发光法。纳米金属粒子以其高效的电子传导能力、高的电催化活性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其中,纳米铜由于其独特的P型半导体性质,很适宜作为电催化材料,因而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铜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活性是由纳米粒子的组成尺寸、比表面积及表面形态决定,为了得到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到一些聚合物薄膜上,如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但纳米铜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差,纳米铜粒子容易脱落,从而导致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差。而聚对氨基苯磺酸除了具有成膜性好、导电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外,关键是其上的磺酸基团与过渡金属离子之间同时存在配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的磺酸基团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以硫酸铜溶液为沉积溶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负载纳米铜粒子制备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的磺酸基团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以硫酸铜溶液为沉积溶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聚对氨基苯磺酸膜上负载纳米铜粒子制备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基于聚合物膜的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电极,首先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为单体,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玲玲王凤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