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永磁型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型电动机,特别涉及在车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使用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电动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集中绕组的表面磁体型的、十极十二槽的多相多重化的永磁型电动机。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配置有数量比集中绕组突极数(槽数)多的永磁体的、磁体埋入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永磁型电动机的例子。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驱动的十四极十二槽的交替极型的永磁型电动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648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5070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1-1149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是表面磁体型电动机,因此,存在不能获得磁阻转矩、高速旋转下的转矩较小这样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会产生较低的空间阶数的电磁激振力,因此,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存在振动、噪声变大这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降低空间阶数较低的电磁激振力并能减小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型电动机,包括:转子,该转子具有转子铁心和设于该转子铁心的多个永磁体;以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和收纳于多个槽的两组三相电枢绕组,这多个槽形成于定子铁心,从第一逆变器朝一方的电枢绕组供给电流,从第二逆变器朝另一方的电枢绕组供给电流,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转子的极数设为M,并将所述定子铁心的槽数设为Q时,M和Q满足M<Q的关系,且M和Q的最大公约数为3以上,此外,所述转子在比所述永磁体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内径的中间直径更靠近所述定子的一侧设有所述转子铁心,并且从所述第一逆变器和所述第二逆变器供给来的三相电流的相位差被控制成处于20°~40°之间的电角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永磁型电动机,包括:转子,该转子具有转子铁心和设于该转子铁心的多个永磁体;以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和收纳于多个槽的两组三相电枢绕组,这多个槽形成于定子铁心,从第一逆变器朝一方的电枢绕组供给电流,从第二逆变器朝另一方的电枢绕组供给电流,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转子的极数设为M,并将所述定子铁心的槽数设为Q时,M和Q满足M<Q的关系,且M和Q的最大公约数为3以上,此外,所述转子在比所述永磁体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内径的中间直径更靠近所述定子的一侧设有所述转子铁心,并且从所述第一逆变器和所述第二逆变器供给来的三相电流的相位差被控制成处于20°~40°之间的电角度值,所述永磁体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极数M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排列M/2个,且具有径向长度比周向长度长的长方形的截面形状,并埋入所述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的形状呈相对于非磁性部的中心线对称的形状,其中,所述非磁性部位于根据所述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形成的所述转子铁心的与N极相当的部分和与S极相当的部分之间,此外,所述转子铁心的表面设为描绘出相对于所述永磁体的中心线呈对称形状的曲面的形状,所述永磁体的磁化方向是使相邻的永磁体的相对面彼此为相同极这样的朝向,在所述相邻的永磁体之间存在所述转子铁心,以与所述永磁体的内径侧的端面接触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非磁性部不同的非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正嗣,浅尾淑人,阿久津悟,瀧口隆一,滝泽勇二,廣谷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