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它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并联相连的旁路管道,主管道上自与旁路管道入口连接处至主管道出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多级精细过滤器、第二控制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旁路管道上自与主管道入口连接处至旁路管道出口与主管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三压力传感器、旁路过滤器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的多级精细过滤器的出液口和旁路管道通过装有第三控制阀的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二、四、五控制阀相连。本装置过滤适用性强,避免由于过滤目数过大或过小造成过滤效果不佳或过滤网快速堵塞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它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并联相连的旁路管道,主管道上自与旁路管道入口连接处至主管道出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多级精细过滤器、第二控制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旁路管道上自与主管道入口连接处至旁路管道出口与主管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三压力传感器、旁路过滤器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的多级精细过滤器的出液口和旁路管道通过装有第三控制阀的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二、四、五控制阀相连。本装置过滤适用性强,避免由于过滤目数过大或过小造成过滤效果不佳或过滤网快速堵塞的问题。【专利说明】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热载体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随着介质的劣化产生尺寸不一的颗粒、胶体等杂质,影响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明确要求有机热载体锅炉在循环泵的进口处应当装设可拆换过滤网的过滤器。液相传热系统内宜装设一个旁路精细过滤器。目前,实际情况是已投入运行的锅炉大部分装设的过滤器目数为50?70目,仅能对锅炉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焊渣、铁锈等固体大颗粒杂物进行过滤。锅炉介质中的杂质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如果仅将精细锅炉器作为旁路,间歇使用,那么即使安装了精细过滤器旁路也难以保证锅炉介质内杂质的过滤效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杂质颗粒对锅炉受热面的影响。而且,还没有针对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的有精细过滤能力的过滤器装置。这给锅炉的使用单位在实际的运行中带来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实现了介质在线精细过滤,还具备了对过滤器在线监测、不停炉更换过滤器、自动切换至旁路过滤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它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并联相连的旁路管道,主管道上自与旁路管道入口连接处至主管道出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多级精细过滤器、第二控制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旁路管道上自与主管道入口连接处至旁路管道出口与主管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三压力传感器、旁路过滤器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的多级精细过滤器的出液口和旁路管道通过装有第三控制阀的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二、四、五控制阀相连。本技术的优点:过滤适用性强,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调节过滤精度和等级配比,避免由于过滤目数过大或过小造成过滤效果不佳或过滤网快速堵塞的问题。实现过滤器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了过滤器需要更换或清洗时的自动报警功能,避免了更换或清洗过滤器的盲目性。实现了在必要情况下多级过滤器与旁路过滤器的自动切换功能。实现了更换或清洗过滤器需要停炉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装置中的多级精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2所示的多级过滤器中采用的紧固面固定铁的示意图;图3-2是图2所示的多级过滤器中采用的密封端盖固定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它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并联相连的旁路管道,主管道上自与旁路管道入口连接处至主管道出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第一控制阀2、多级精细过滤器3、第二控制阀7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0,在所述的旁路管道上自与主管道入口连接处至旁路管道出口与主管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第四控制阀4、第三压力传感器5、旁路过滤器8以及第五控制阀9,所述的多级精细过滤器3的出液口和旁路管道通过装有第三控制阀6的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二、四、五控制阀相连。参见图2,为多级精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多级精细过滤器包括过滤缸11,在所述的过滤缸11上开有出液口 18和进液口 19,在所述的过滤缸11的一端安装有密封端盖16,在所述的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多圈同圆心间隔设置的密封端盖固定铁21,多圈密封端盖固定铁呈环形设置,在过滤缸11内靠近出液口 18处安装有紧固面12,在所述的紧固面12上安装有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多圈紧固面固定铁20,所述的多圈紧固面固定铁20同圆心间隔设置,过滤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圈密封端盖固定铁21和紧固面固定铁20之间,过滤网13上设置有过滤孔14,在最外圈过滤网与滤缸11内壁之间形成待滤液腔15,过滤网13内部为过滤出的滤液的滤出液腔17,在所述的紧固面12上设置有滤液出口,所述的进液口 19与待滤液腔15以及主管道相通,出液口 18与滤出液腔17以及主管道相通。过滤网按直径和过滤精度顺序套装在过滤缸11内,过滤网13上设置有过滤孔14,过滤网圆筒直径与位置由密封端盖16和紧固面12上的固定铁决定。过滤网13内部为过滤出的滤液的滤出液腔17,过滤网13外腔体为待滤液腔15,过滤缸11上设有进液口 19,进液口 19与待滤液腔15和主管道相通,出液口 18与滤出液腔17和主管道相通。过滤网一般配置为不同目数等级的2层或4层,目数一般为100?300目,过滤网的数量和精度也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过滤器腔体、连管应采用锅炉用钢板或钢管制成。所述的过滤网至少为2层。多个过滤网直径不同,目数不同。多层过滤能够有效改善过滤器堵塞问题,降低过滤器的清洗频率,延长过滤器工作时间。多个过滤网直径与固定铁间距相一致。要求具有一定的装配精度,固定铁将过滤网紧固,能够避免过滤器运行过程中过滤网的震动。多层过滤网网孔目数为100-300目金属过滤网。要实现精细过滤功能,过滤网目数应达到200目以上,目数配比在保证过滤总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过滤网为圆筒结构,筒体上开有过滤孔。该类结构局部阻力损失小,流场分布合理。所述旁路过滤器的过滤网网孔目数为60-100目金属过滤网。旁路过滤器主要用于锅炉初始运行阶段,此时有大量大颗粒物质,同时更换高目数后可以在主管道过滤器清洗时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所述密封端盖与滤缸之间为法兰连接。法兰连接便于拆卸,清洗过滤网。参见图3,为多级过滤器固定铁的示意图。为了固定过滤网位置,提高过滤网的稳定度,在密封端盖和紧固面上设置多个紧固面固定铁20和多个密封端盖固定铁21。紧固面上固定铁呈等角分布,密封端盖上固定铁呈环形分布。本技术结构的具体使用方法为:锅炉运行时,主管道中的第一、第二控制阀2、7打开,旁路管道中的第二、第三、第四控制阀4、6、9关闭,介质流经多级精细过滤器3,经过2层或多层不同精度的过滤网,将杂质分离,过滤后的介质继续向后流动进入主管道。当多级过滤器内过滤网表面积累过多杂质时,会导致多级精细过滤器前后压力传感器压差增大,达到设定报警数值后触发报警器,提醒运行人员需要安排计划更换或清理过滤网。如未及时清理多级过滤器造成第一、二传感器压差继续增大达到自动切换数值时,控制器向控制阀发出指令,第一、第二控制阀2、7自动关闭,第二、第四控制阀4、9自动打开,切换至旁路运行,以保证锅炉系统压差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线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并联相连的旁路管道,主管道上自与旁路管道入口连接处至主管道出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多级精细过滤器、第二控制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旁路管道上自与主管道入口连接处至旁路管道出口与主管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三压力传感器、旁路过滤器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的多级精细过滤器的出液口和旁路管道通过装有第三控制阀的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二、四、五控制阀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孙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刚,孙春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