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烟气余热利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从各种工艺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能量来源,例如:冶金炉、加热炉、工业窑炉、燃料气化装置等,都有大量高达1000°c的烟气排出。目前我国尚有大量的高温余热未被完全开发,甚至有一部分完全未被开发。目前,由于高温余热蒸汽锅炉管程高温烟气温度高,流量大,高温气体直接冲刷换热管与管板焊缝,易导致换热管束与管板连接接头出现高温氧化和开裂泄漏,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短。究其根本,换热管束与管板连接接头部位的物理、化学、力学环境等外因通过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内因的协同作用是导致其开裂泄漏的关键原因。而由于余热设备的循环倍率过小,所导致的换热管外汽水混合物流动不畅,汽泡滞留于管壁和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处等现象,诱发了换热管束的传热恶化,从而增加了换热管束与管板连接处的热负荷,加剧了其环境的恶劣程度,更增加了出现裂纹和高温腐蚀的可能性,最终缩短余热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在用的高温余热蒸汽锅炉,其小循环倍率条 ...
【技术保护点】
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上、下设置的锅筒(4)及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所述锅筒(4)及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均呈卧式布置,所述锅筒(4)分别通过上升管组(6)、下降管组(8)与所述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连接,所述锅筒(4)通过高温高压水管与所述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上的进水接口(18)连接,所述高压水管上设置有高温高压水泵(19)。
【技术特征摘要】
1.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上、下设置的锅筒(4)及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所述锅筒(4)及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均呈卧式布置,所述锅筒(4)分别通过上升管组(6)、下降管组(8)与所述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连接,所述锅筒(4)通过高温高压水管与所述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上的进水接口(18)连接,所述高压水管上设置有高温高压水泵(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蒸发换热器(1),包括有管式壳体(16),所述管式壳体(16)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前管板(2)、后管板(20),所述管式壳体(16)内水平设置有换热管束(7),所述换热管束(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管板(2)、后管板(20)焊接; 所述管式壳体(16)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均流布水板(15); 所述管式壳体(16)的外壁上开有多个下降管连接孔,多个下降管连接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所述管式壳体(16)上还分别设置有排污管接口(11)及进水接口(18),所述管式壳体(16)的下部分别设置于支架鞍座(12)上; 所述锅筒(4),包括有锅筒本体,所述锅筒本体内设置有汽水分离器(13),所述锅筒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安全阀(5)、蒸汽管接口(7)及进水管接口(14),所述锅筒本体一侧设置有人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射流的小循环倍率管壳式高温余热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7)由多根平行设置的换热管组成; 多根换热管呈多行多列设置,多根换热管采用沿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由密到疏排列,直至换热管布满管式壳体(16)的内部空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安兵涛,赵钦新,张范,蒋巍,胡涛,扈中平,马海东,王云刚,张吉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