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液流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78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包括作为基膜的磺酸化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和作为保护膜贴合在所述基膜的双侧的聚烯烃微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所述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的液流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能同时满足高离子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能显著提高其所应用的液流电池特别是全钒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液流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该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离子交换膜的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发展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储能技术对保障电网安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液流电池(Flowbattery)特别是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redoxflowbattery,简称VRB或钒电池)因具有容易实现规模化(兆瓦级)、循环寿命长(>10000次)、环境友好、运行安全、选址自由等特点,成为目前最受关注、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有望在大规模蓄电、电网调峰、智能电网、分布式供电、应急电源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离子交换膜是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液流电池的发展。离子交换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功能是阻止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同时传导离子以平衡正、负极电荷。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液流电池的性能,理想的离子交换膜应具有以下特性:高的离子选择性(即较高的质子电导率/活性物质渗透率比值)、良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液流电池一般使用的离子交换膜是以杜邦公司的Nafion系列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液流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包括作为基膜的磺酸化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保护膜贴合在所述基膜的双侧的聚烯烃微孔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包括作为基膜的磺酸化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保护膜贴合在所述基膜的双侧的聚烯烃微孔膜,所述聚烯烃微孔膜的厚度为25μm,孔径大小为0.4μm,孔隙率为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化聚合物为全氟磺酸树脂、磺化聚醚酮、磺化聚醚醚酮、磺化聚醚醚酮酮、磺化聚芳砜、磺化聚醚砜、磺化聚醚醚砜、磺化聚乙烯砜、磺化聚苯并咪唑、磺化聚酰亚胺、磺化聚苯乙烯、磺化聚三氟苯乙烯、磺化聚对亚苯、磺化聚苯醚、磺化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化聚合物的离子交换容量为0.1~10mmolg-1,磺化度为5%~95%,厚度为5μm~500μm。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微孔膜为聚乙烯微孔膜、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多层微孔膜、聚丙烯多层微孔膜、聚乙烯/聚丙烯双层微孔膜以及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微孔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聚乙烯多层微孔膜或聚丙烯多层微孔膜中的多层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层保护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靖宇代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