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朝飞专利>正文

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16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包括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隔离成气浮隔槽和溶气区;所述气浮隔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溶气区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气浮隔槽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溶气罐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相连接,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中;所述溶气罐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气浮头悬浮于气浮池中的液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止对释放器造成淤堵,浓缩效果明显,实现自清洁的浓缩脱水处理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三泥,SP淤泥、剩余污泥、油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三泥的处理常用的技术和设备类型有带式压滤机、螺压脱水机和卧螺离心分离机,生产中一般都是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1、分质处理,即对于三泥各自比重和含油特点分别采用对应的带式压滤机、螺压脱水机和卧螺离心分离机分别处理,缺点是分散、不经济。2、三泥按一定配比掺混处理,仅有卧螺离心分离机一种机型满足此种工艺,但滤水较差,回收率低。污水处理工艺中三泥产生量是很大的,化工废水尤甚。一直以来,生产中一直没有一种理想的工艺和机型能够达到在压滤单元满足较高的出泥含固率和滤出水较低的含固率之间的矛盾,也很难达到较好的结合点。长久以来,污泥脱水单元往往较多地集中精力在追求较高的出泥含固率上。这是由于经过浓缩后的原泥含固率一般在1%_3%左右(较高浓度的泥浆),而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固率能够达到10% (基本没有流动性,可以装车运输)以上,成几十倍地减少了污泥容积,使运输处理变成了可能。因此,从污泥处置的容积和运输费用两个方面就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但矛盾的一面也同时伴随而来,即滤出液含固率也相应提高,由原来单机处理悬浮物浓度SS低于100mg/L增加到2000mg/L。当这些SS较高的污泥重新回到初沉池,进入后续系统时,不仅危胁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增加了重复的排泥浓缩过程,况且均混处理后液体中含油,增加了新的处理难题。综上,滤液的处理目前一直是比较容易忽视和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一些环保公司和运营单位单纯推荐和采用了脱水机+气浮组合工艺,所采用的装置设备如图3所示。气浮工艺主要是将滤水(即气浮入水)进行二次浮选,将悬浮物SS分离出来,使处理后的滤出水(气浮出水)更清。原理是投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与入水进行混合后,在从释放器释放的约0.4MPa溶气水作用下实现脱稳、上浮和凝聚,最终浮在池面形成浮渣的,从水中清除。但这种工艺在滤液悬浮物浓度SS和油值较低的情况下尚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在较高SS值的处理上,气浮设备经常出现气体释放头淤堵、油水泥分离不清和排泥不畅无法连续运行的问题,严重阻滞了正常生产。如图3所示现有设备单元不足之处如下:1、搅拌器混合区由于两种药剂共同作用,实际生产中絮团效果不明显,影响浮渣除油和上浮效果。2、混合段相对独立,只通过穿孔管进入第二段,实际生产中造成本段上浮污泥堆积难以处理。3、采用与集水管相连的处理水作为溶气回流水,一般情况下较好,但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极易将杂质引入释放器内,并且该段在发生淤堵时无法有效反冲和再次启动系统较好地运行。4、浮渣收集部分则要么浮渣堆积无法排出,要么需生产中需加水稀释,对后续处理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止对释放器造成淤堵,浓缩效果明显,实现自清洁的浓缩脱水处理单元。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隔离成气浮隔槽和溶气区;所述气浮隔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溶气区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气浮隔槽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溶气罐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相连接,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中;所述溶气罐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气浮头悬浮于气浮池中的液体上;所述溶气区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螺旋机,溶气区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集水管,集水管的一端与输送螺旋机相连;输送螺旋机上设置有滤水板,所述输送螺旋机与位于溶气区上端的刮渣机相连接。所述回流泵与气浮池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清水反洗阀和过滤器。所述溶气区内还设置有一块导流板。所述集水管上均设有若干个集水孔。所述输送螺旋机为30度上倾角排泥。所述出水管道的高度可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了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在回流管取水头部(位于气浮隔槽下端)位置增设自清洗过滤和清水反洗装置,以改善回流水清洁度,防止对释放器造成淤堵。2、采用了气浮池上浮浮渣浓缩改善工艺,采用螺旋及滤网(滤水板)构造,对浮渣进行浓缩减容,利于浮渣浓缩和减少回流水,尤其在高SS生产负荷情况下浓缩作用十分明显。3、出水管高度可调,可实现滤网反洗和调整浮渣积累厚度,保证较好的浓缩效果。4、装置第一段混合液可溢流和通过底部穿孔流入第二格溶气区,真正保证防淤堵汽浮头在溶气水和风压的正反向作用力下实现防淤堵和自清洁的作用。同时,对水力混合和药剂投放点进行了改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是现有设备单元结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浮池;2、穿孔管;3、气浮隔槽;4、溶气区,5、进水口,6、出水管道;7、溶气罐;8、气浮头;9、输送螺旋机;10、集水管;11、滤水板;12、刮渣机;13、搅拌器; 14、清水反洗阀;15、过滤器;16、导流板,17、回流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1,所述气浮池I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2隔离成气浮隔槽3和溶气区4 ;所述气浮隔槽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5,溶气区4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6 ;所述气浮隔槽3内设置有搅拌器13 ;所述气浮池I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7,溶气罐7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17相连接,回流泵17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I中;所述溶气罐7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8,气浮头8悬浮于气浮池I中的液体上;所述溶气区4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螺旋机9,溶气区4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集水管10,集水管10的一端与输送螺旋机9相连;输送螺旋机9上设置有滤水板11,所述输送螺旋机9与位于溶气区4上端的刮渣机12相连接。所述回流泵8与气浮池I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清水反洗阀14和过滤器15。所述溶气区4内还设置有一块导流板16。所述集水管10上均设有若干个集水孔。所述输送螺旋机9为30度上倾角排泥。所述出水管道6的高度可调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气浮池I中通过进水口 5灌入待处理污水,加入PAM药剂和PAC药剂,并通过搅拌器13搅拌;容器罐7连通风源,并使得气浮头8浮于气浮池I上,容器罐7下端连通回流泵17,与回流泵17连通的取水管道前端设置有过滤器15,过滤器15对从气浮池I的溶气区4取出的水进行过滤,并通过双向清水反洗阀14进一步进行清洗,回流入回流泵17中。气浮隔槽3中的污水通过溢流和穿空管2流入溶气区4,经过导流板16调整流向,再经由集水管10流入输送螺旋机9中,输送螺旋机9采用螺旋及滤网(滤水板11)构造,对浮渣进行浓缩减容,利于浮渣浓缩和减少回流水,同时气浮隔槽3中的污水还经由刮渣机12进行刮渣处理。其中,出水管道6的高度可调,可实现滤网反洗和调整浮渣积累厚度,保证较好的浓缩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1),其特征是:所述气浮池(1)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2)隔离成气浮隔槽(3)和溶气区(4);所述气浮隔槽(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5),溶气区(4)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6);所述气浮隔槽(3)内设置有搅拌器(13);所述气浮池(1)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7),溶气罐(7)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17)相连接,回流泵(17)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1)中;所述溶气罐(7)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8),气浮头(8)悬浮于气浮池(1)中的液体上;所述溶气区(4)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螺旋机(9),溶气区(4)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集水管(10),集水管(10)的一端与输送螺旋机(9)相连;输送螺旋机(9)上设置有滤水板(11),所述输送螺旋机(9)与位于溶气区(4)上端的刮渣机(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1),其特征是:所述气浮池(I)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2)隔离成气浮隔槽(3)和溶气区(4);所述气浮隔槽(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5),溶气区(4)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6);所述气浮隔槽(3)内设置有搅拌器(13); 所述气浮池(I)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7),溶气罐(7)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17)相连接,回流泵(17)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I)中;所述溶气罐(7)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8),气浮头(8)悬浮于气浮池(I)中的液体上; 所述溶气区(4)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螺旋机(9),溶气区(4)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集水管(10),集水管(10)的一端与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
申请(专利权)人: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