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587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采用介质滑动实现相位的改变。该装置包括上、下形成中空夹层的介质板,置于介质夹层中的导体主馈线以及容置介质和馈线的金属腔体;所述介质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与所述导体主馈线平行的方向拉动,从而改变输入端到输出端的相位。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三阶互调性能优良,工作频带宽,在1710-2690MHz内均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该介质移相装置构成的天线馈电网络变化灵活,组成馈电网络后天线电气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觅频介质移相装直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涉及到用于改变信号相位的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
技术介绍
移相器是基站天线实现电子下倾的设备,是电调天线的关键部件之一。该器件通过对天线辐射元的相位进行调节实现波束下倾,方便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移相器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电调天线的性能。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对移相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工作频段,互调性能,加工工艺等。申请号200910037246.5公开了一种介质移加载的移相模块,通过三种不同的介质块沿着与带状线垂直的方向滑动,实现相位变化;上述移相器的不足之处在于工作频段窄,仅工作1710-2200MHZ的频带,专利对移相器2200_2690ΜΗζ频段的电气性能没有阐述。申请号2011100757.X公开了一种同轴介质移相系统,通过拖动同轴介质元件改变相位;上述移相器实现匹配依靠改变圆柱形介质的外形实现,对加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易于装配和使用的介质移相装置,以及由该移相装置组成的多路移相装置的集合。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包括腔体101、介质板102、主馈线一 201、主馈线二 202、输入端口 Α0、输出端口 Β0、输入口馈线105、输出口馈线106 ;介质板102、主馈线一 201、主馈线二 202均位于腔体101内,输入口馈线105、主馈线一 201、主馈线二 202、输出口馈线106依次连接为一个整体;介质板102内设置有中空夹层30,主馈线一 201位于中空夹层30内,主馈线二 202处于空气介质中;介质板102沿着与主馈线一 201平行的方向在腔体101内相对主馈线一 201滑动;输入端口 AO和输出端口 BO分别连接射频同轴电缆。所述介质板102包括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_2,上介质板102_1和下介质板102-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30,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2相对主馈线一 201同步滑动。所述腔体101 (与输入口 AO距离较近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107,介质板102沿着与主馈线一 201平行的方向在腔体101内相对主馈线一 201滑动时,介质板102的一端由开口 107伸出。所述介质板上开设有两个形状和大小均不相同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包括位于上介质板102-1上的一个开孔以及与之位置相对应的位于下介质板102-2上的一个开孔。所述的通孔包括两个矩形孔或者两个圆形孔或者两个椭圆形孔;所述两个矩形孔的长度和宽度不相同,所述两个圆形孔的半径不相同,所述两个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不相同。所述与输出口连接的主馈线二 202的宽度为逐渐变化的,主馈线二 202的长度小于移相器工作波长λ的0.5倍。所述主馈线二 202或者由至少两节以上的宽度不同的馈线连接而成。所述主馈线一 201与输入口馈线105连接的一端采用折弯处理。两个以上的本装置通过功分器级联形成移相装置的集合,所述移相装置的集合之间采用平铺或者层叠方式组合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配置天线辐射元组阵形式灵活;工作频带为1710-2690ΜΗζ,相对带宽达 45 %,在 DCS1800, TD-SCDMA, WCDMA, CDMA2000, LTE 等频段均表现良好的电气特性,适合多种频段、多种制式电调天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相装置的俯视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相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相装置的主馈线一和主馈线二和介质板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介质板几种典型开孔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主馈线二 202截面宽度渐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A实测电压驻波比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A实测传输相位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状态B实测电压驻波比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状态B实测传输相位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状态C实测电压驻波比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状态C实测传输相位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介质移相装置与天线辐射单元结合时的原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移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移相装置的原理图;图15为实现移相的原理图;其中,101—腔体,102—介质板,102-1—上介质板,102_2—下介质板,103—通孔,104—通孔,AO-输入端口,BO-输出端口,105—输入口馈线,106—输出口馈线;201—主馈线一、202—主馈线二,30—中空夹层,40—射频同轴电缆,Al至Α5—福射元,Pl至Ρ4—介质移相装置,NI, Ν2一输入端,Dl一一分二的功分器,D2一一分三的功分器,D3一一分二的功分器,DOl一一分二功分器,D02一一分二功分器,D03一一分二功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详细得阐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包括:腔体101、主馈线一 201、主馈线二 202,介质板102、输入口馈线105、输出口馈线106 ;输出口馈线106与至少一个天线福射单元连接。介质板102由一对平行且以主馈线一 201和主馈线二 202对称以形成一个中空夹层30的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2组成。介质板的形式不拘泥于两个相分离的上介质板和下介质板,也可以是一体化的矩形板材,在板材内设计一个矩形槽实现等效的功能。主馈线一 201与输入口馈线105相连,主馈线二 202与输出口馈线106相连。主馈线一 201和主馈线二 202是一个整体,但是两者的状态不同;主馈线二 202是一个宽度渐变的结构,始终处于空气介质中,主馈线一 201是介质板中空夹层夹住的带线;介质板在主馈线一 201上左右滑动,但是介质板不在主馈线二 202上滑动。介质板102在拉动过程中,实现从输入口 AO到输出口 BO的相位变化。介质板102滑动过程中,主馈线一 201中有一部分从介质板变成空气。根据微波技术原理,在介质板和在空气中信号流过相同的长度,相位的变化不同;状态一:假设主馈线一 201处于介质中的长度为LI,处于空气中的长度为L2 ;状态二:假设介质板往外拉动长度为Λ L,那么LI的长度为L1- Δ L,L2的长度变为 L2+AL ;如图15所示,从状态一到状态二,信号经过主馈线一 201空白部分的相位不变;长度为AL的主馈线一 201从介质板覆盖到空气覆盖,处于介质板中时,信号流 经AL(图15中所示阴影部分)时,发生的相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1)、介质板(102)、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输入端口(A0)、输出端口(B0)、输入口馈线(105)、输出口馈线(106);介质板(102)、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均位于腔体(101)内,输入口馈线(105)、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输出口馈线(106)依次连接为一个整体;介质板(102)内设置有中空夹层(30),主馈线一(201)位于中空夹层(30)内,主馈线二(202)处于空气介质中;介质板(102)沿着与主馈线一(201)平行的方向在腔体(101)内相对主馈线二(201)滑动;输入端口(A0)和输出端口(B0)分别连接射频同轴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1)、介质板(102)、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输入端口(A0)、输出端口(B0)、输入口馈线(105)、输出口馈线(106);介质板(102)、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均位于腔体(101)内,输入口馈线(105)、主馈线一(201)、主馈线二(202)、输出口馈线(106)依次连接为一个整体;介质板(102 )内设置有中空夹层(30 ),主馈线一(201)位于中空夹层(30 )内,主馈线二( 202 )处于空气介质中;介质板(102)沿着与主馈线一(201)平行的方向在腔体(101)内相对主馈线二(201)滑动;输入端口(AO)和输出端口(BO)分别连接射频同轴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102)包括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2),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30)上介质板(102-1)和下介质板(102-2)相对主馈线一(201)同步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介质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1)—端设置有开口(107),介质板(102)沿着与主馈线一(201)平行的方向在腔体(101)内相对主馈线一(201)滑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振宇石萌郭继权谢晖梁超熊南金李孜程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