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冷湿巾,其包括软包装体以及位于软包装体内的湿巾,所述软包装体内设置有对湿巾进行快速冷却的速冷体,其中,所述速冷体具有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诸如手部等产生的外部冲击力而将速冷体的内袋破损,从而将两种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进行接触,对软包装体中的湿巾快速冷却,可以有效的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给予冷敷的体验。(*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速冷湿巾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巾,尤其是涉及一种速冷湿巾。
技术介绍
湿巾通常是作为含有水分的内装物而置于软包装体之内的,其具有携带和使用便捷等诸如优点。现有湿巾通常是以清洁用途为主,主要用于清洁人的面部、手、物品等。传统湿巾已经能够满足诸如餐饮等领域的使用要求,但针对户外运动者而言,其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需要时,针对其损伤部分进行及时有效的冷敷是大有裨益的,但通常受到野外环境所限,无法及时的获取冷敷的材料。目前尚无具备具有速冷功能、特别是对户外运动爱好者所需的速冷湿巾或者同类女口广叩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湿巾进行降温的速冷湿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速冷湿巾,其包括软包装体以及位于软包装体内的湿巾,所述软包装体内设置有对湿巾进行快速冷却的速冷体,其中,所述速冷体具有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进一步,所述速冷体选择外袋内置内袋的结构,其中,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分别存储于内袋和外袋中而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进一步,所述内袋、外袋为塑料袋结构;所述内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要小于所述外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而在遭受外力作用时内袋塑料袋结构会破损而外袋塑料袋结构不会破损。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应剂选择酸或者是水介质。进一步,所述第二反应剂选择尿素、硝酸铵、氯化铵或者氯化钙。进一步,所述速冷体以在软包装体内设置与湿巾容纳腔体独立的速冷腔体进行布置。进一步,所述速冷体直接由湿巾进行包裹。进一步,所述软包装体设置有隔热层。如本文所述的速冷体,其发挥诸如瞬间冷却袋所发挥的功能,而对湿巾进行有效降温是本案的关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利用诸如手部等产生的外部冲击力而将速冷体的内袋破损,从而将两种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进行接触,对软包装体中的湿巾快速冷却,可以有效的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给予冷敷的体验。(2)该速冷湿巾的速冷体相互作用过程无毒无害,不会对湿巾产生污染,有效提升湿巾使用的安全性。(3)使用和携带较为便捷,成本较低。(4)可发挥传统湿巾无法发挥的冷敷功能,用途更为广泛。(5)速冷体可有效的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速冷湿巾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速冷湿巾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速冷湿巾中冷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参见图1、2所示,速冷湿巾,其包括通常由塑料材质制成的软包装体I以及位于软包装体内的湿巾2,该湿巾包括但不限于无纺布材质制成的类型,所述软包装体内设置有对湿巾进行快速冷却的速冷体3,所述速冷体具有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参见图3,所述速冷体可选择的方案之一是:外袋内置内袋的结构,此结构有效的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两种反应剂进行分隔。当内袋的反应物破碎而与外袋的反应物接触之后,能够避免反应产物与湿巾进行接触。其中,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分别存储于内袋3A和外袋3B中而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本实施例中,置于外袋3B的第二反应剂是尿素;置于内袋3A的第一反应剂是水。在使用的便捷性上考虑,该外袋内置内袋的结构为塑料袋结构,并且,所述内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要小于所述外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而在遭受外力作用时内袋塑料袋结构会破损而外袋塑料袋结构不会破损。通过从塑料袋的壁厚、材质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内袋极易在遭受外力重击时破损,而外袋内袋破损时不会破损。为提高速冷湿巾的结构强度,在软包装体设置强化结构的涂层或者选择强度比速冷体任何袋体结构均要高的塑料材质,如果在软包装体设置隔热层能够在高温的室外环境下避免内部速冷体产生涨包等风险,同时发挥阻隔热传递的功能。参见图2,所示湿巾2是以折叠方式内置于软包装体内,而外袋内置内袋的结构的速冷体3则直接被湿巾所包裹,外袋的尺寸与湿巾折叠后的尺寸相互匹配,相互之间具有足够大接触面而能够快速被冷却至所需低温状态。对于湿巾而言,层数包括但不限于单层,可以是多层,诸如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实施例2:本案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点之处在于,所述速冷体分布于湿巾的两侧,在遭受外力重击时两个速冷体能够同时对湿巾进行降温作业。将湿巾夹持在速冷体之间,在成本上较实施例1要高。本实施例中,软包装体内腔体由速冷体与湿巾共用,而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案中,所述速冷体以在软包装体内设置与湿巾容纳腔体独立的速冷腔体进行布置。诸如在软包装体的内腔体一侧壁设置速冷体容纳腔,速冷体则直接安放于此处。速冷体可以是硝酸铵结晶和碳酸钠构成,其中,所述硝酸铵置于塑料包装外袋中,结晶硝酸铵放于塑料包装袋内袋中。该案例中,在速冷体处囊括了外袋和内袋,且整个速冷体置于与湿巾容纳腔体(软包装体所设置的)之外,当速冷体的袋体破碎之后,通过分隔层可以有效的避免速冷体的反应物与湿巾进行接触而发生污染的情况。从以上多个实施例可以看出,所示第一反应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介质,还可以是诸如酸类介质,例如柠檬酸、脂肪酸、肉桂酸、乳酸、苹果酸、蓖麻油酸或者酒石酸。第二反应剂包括但不限于尿素,还可以是硝酸铵、氯化铵或者氯化钙。对于可选择的第二反应剂,其还可以是磷酸盐、硫酸盐、硝酸镁、亚硝酸钠等等。其中,第一、第二反应剂的实施例包括:(I)甲酸钠+水;(2)乙酸钠+水;(3)硝酸钠+水;(4)尿素 + 水;(5)柠檬酸+水;(6)硝酸铵+水;( 7)硝酸铵结晶+碳酸钠。凡是能够满足相互之间接触可产生吸热反应的化学试剂均可使用,使用无毒反应剂和产生无毒反应产物是是否被采纳的首要前提。诸如水与尿素之间完全无毒无害且不产生有毒反应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速冷湿巾,其包括软包装体以及位于软包装体内的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装体内设置有对湿巾进行快速冷却的速冷体,其中,所述速冷体具有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
【技术特征摘要】
1.速冷湿巾,其包括软包装体以及位于软包装体内的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装体内设置有对湿巾进行快速冷却的速冷体,其中,所述速冷体具有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的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冷体选择外袋内置内袋的结构,其中,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分别存储于内袋和外袋中而彼此分开但相互接触后产生吸热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冷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外袋为塑料袋结构; 内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要小于外袋塑料袋结构的强度而在遭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熠,
申请(专利权)人:徐斌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