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制造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轴承是机械基础零件,在诸多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重要应用。轴承的基体是环形轴承套圈(简称轴承环),它对轴承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目前,轴承环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热锻制坯后热辗扩成形,即先锻后辗。这种工艺能够获得均匀锻态组织的轴承锻坯,从而保障热辗扩成形环件性能,但是热锻制坯工序多、效率低、芯料浪费多,因此能耗高、材料利用率低。通过铸造获得环形铸坯直接进行热辗扩即铸辗成形,相比锻辗成形,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是一种环形零件低耗高效新工艺,目前已开始得到研究和开发。然而,相比锻坯的均匀锻态组织,铸坯的铸态组织粗大不均,多存在气孔、缩松、偏析等缺陷,需要通过热辗扩改善消除,否则会对环件性能产生严重遗传危害。由于铸造工艺特点,铸坯的缺陷组织和内部缩松等缺陷多集中于环坯心部,而热辗扩具有不均匀变形特征,环坯心部为难变形区,变形量小,组织改善效果差,使得铸辗成形环件多存在表面组织细小而心部组织粗大且缩松、孔隙遗留的问题,最终导致环件力学性能分布不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由于铸造和热辗扩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铸坯表面速冷‑控制热辗组织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步骤:(1)铸造制坯:将精炼钢液倒入卧式离心机中离心铸管,待钢液凝固完成后在1200℃~1250℃出模,得到热态管坯;热态管坯的内径、外径尺寸为d0、D0,根据轴承环尺寸按下式确定:D0=(D-d)K2+(D+d)2K,]]>d0=-(D-d)K2+(D+d)2K---(1)]]>其中,d、D分别为轴承环内、外直径;K为辗扩比,为轴承铸坯截面积与轴承环截面积之比;为使铸坯辗扩过程产生充分变形细化组织并且控制不均匀变形程度,辗扩比可按如下选取:K=1.2+0.027H‑1.9×10‑4H2 (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铸坯表面速冷-控制热辗组织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步骤: (1)铸造制还:将精炼钢液倒入卧式尚心机中尚心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升,郭俊,华林,毛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